[发明专利]一种院前急重症患者信息的报备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00426.X | 申请日: | 2015-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8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昱熙;张岩;李建平;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院前急 重症 患者 信息 报备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院前急重症患者信息的报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目前各地已经逐步开展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区域急救体系网络,但针对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仍十分欠缺。目前现状是,绝大多数患者在急救现场或急救车上的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传递给拟转运的医疗机构,对一部分急救时间要求较高的患者无疑造成了救治的延迟,甚至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影响了治疗效果与预后。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例,国际上推荐的黄金救治时间为120分钟,院前心电图在诊断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如果医疗机构能够预先获得院前心电图,那么可以提前启动院内救治流程,尽早手术,会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与患者预后。国际上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越快的手术,能够成倍的提升患者存货的比例。而反观我国,临床技术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但就院前急救信息传递方面,尚缺少此类技术,已致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法在信息传递上很好的衔接。根据《卫计委冠心病介入直报数据》统计,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的患者比例不足5%,而且根据2014年发表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的文章,中国在2001-2011年10年时间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院内死亡率没有明显变化。这充分说明了,建立院前急救网络与院前信息及时、准确记录与传递报备的重要性。
纵观目前国内院前急救领域,也有相关人员在危重患者院前信息的记录、传递报备方面开展了尝试,但真正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为数甚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现有大多数解决方案需要购置专业设备,架构自身急救网络体系,而急救网络中由于急救终端(120急救车)数目众多,统一采购往往花费巨大。另一方面,现有解决方案大多仅提供心电监护实时传输,而忽略了急救链条中重要的时间点、患者用药等关键信息,更无法形成与拟转运医疗机构的实时联动、通讯与信息共享,从而导致临床一线医生不喜欢使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医疗中心购置了相关的院前信息系统,但基本无人使用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系统的成本较高,自行架设通讯网络,而没有直接利用现成的4G网络;另一方面,更是由于缺少了危重患者重要信息的便捷、实用的记录方式,给原本就工作繁重、争分夺秒的急救人员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而且院前急救是一个面临环境复杂、多变,时间紧迫性要求非常高的场景,需要有专业的医疗人员与技术人员一道,共同开发适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院前急重症患者信息的报备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院前急救场景下,危重症患者相关临床关键信息的及时便捷记录、实时传递难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院前急重症患者信息的报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车载终端通过实时获取急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信息和车载终端的位置信息,生成急重症患者信息表;
车载终端将所生成的急重症患者信息表发送到云平台;
云平台将所述急重症患者信息表发送给当地的多个医疗机构终端,并接收每个医疗机构终端根据所述急重症患者信息表发返回的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
云平台根据所述车载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每个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选择一个最佳医疗机构,并将其分别发送给车载终端和所选择的医疗机构终端。
优选地,所述急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时间点信息、生命体征信息、院前用药信息以及院前重要检查信息;
其中,所述时间点信息包括首次医疗接触时间信息、首次心电图时间信息以及联系急救中心时间信息。
优选地,所述每个医疗机构终端根据所述急重症患者信息表发返回的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包括:
所述每个医疗机构终端根据所述急重症患者信息表中车载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评估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
当确定需要评估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时,根据所述急重症患者信息表中急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信息,对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进行评估。
优选地,所述每个医疗机构终端根据所述急重症患者信息表发返回的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还包括:
根据每个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的评估结果,确定该医疗机构是否需要向云平台返回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信息;
当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的评估结果低于预置急诊治疗能力水平时,则确定该医疗机构不需要向云平台返回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治疗能力水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0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