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大型复杂管道系统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0311.0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6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陈露;王永成;韩旭;张可;刘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宋洁瑾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大型 复杂 管道 系统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管道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复杂管道系统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管道制作安装工程中管道管径较大,系统设计较为复杂,管道上分支较多,且多数分支均未不规则形状,下料及制作难度大,切割焊接工作量加大,目前大型复杂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主要是:
1、根据图纸管径卷制大型管道,将卷制的管道拼接成一个系统,然后根据管道系统的分支,在已拼接的管道系统上进行挖补切割分支接口。这样的方式浪费了再次挖补的材料、管道挖补的人工和切割材料,管道卷制中部分人工和焊接材料,造成大量的物资浪费。
2、管道系统分支的二次挖补都需要在安装现场实施,施工质量将会受管道系统安装空间、高度的限制。挖补焊接的质量及施工安全系数都将大大降低。
上述1、2情况发生则直接导致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进而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大型复杂管道系统制作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型复杂管道系统的制作物资浪费、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的大型复杂管道系统制作方法,其是由大型复杂管道BIM三维模型与板材下料放样及管道卷制焊接构成,所述制作方法包括管道系统BIM三维建模、模型筛选与材料精准下料。
基于BIM的大型复杂管道系统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三维建模:将大型复杂管道系统依据二维设计图纸转化为相应的BIM三维模型;
(2)碰撞检测:采用基于管线模型的碰撞检测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测,直至碰撞结果为零,完成最终三维模型;
(3)模型筛选:依据管道系统中分支形式、分支尺寸、管道管径、分支位置等信息对管道模型进行详细筛选;
(4)模型展开及数据输出:将详细分好的管道模型利用软件进行展开,得出确切详细尺寸数据,将各管道模型展开制作图输出,形成下料放样图纸;
(5)管道下料制作:依照输出的下料放样图纸,制作管道系统中各部位管件和分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方法可以避免大型复杂管道系统发生再次挖补的现象,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现象发生。
(2)本发明方法可以根据管道系统分支形式和位置进行工厂预制,提高了管道施工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施工现场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3)本发明方法采用了BIM三维建模技术,施工更加智能化,工作更加快捷,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大型复杂管道系统模型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BIM的大型复杂管道系统制作方法,使用Openplant软件进行建立大型复杂管道系统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1)大型复杂管道系统图纸收集后,使用Openplant软件将大型复杂管道系统依据二维设计图纸转化为相应的BIM三维模型;
(2)采用基于管线模型的碰撞检测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测,输出不为0时,修改二维管道图纸,直至碰撞结果为零,完成最终三维模型;
(3)依据管道系统中分支形式、分支尺寸、管道管径、分支位置等信息对管道模型进行详细筛选;
(4)将详细分好的管道模型利用软件进行展开,得出确切详细尺寸数据,将各管道模型展开制作图输出,形成下料放样图纸;
(5)管道下料制作:依照输出的下料放样图纸,制作管道系统中各部位管件和分支。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0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