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喷射电和氢气联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8983.2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雪蛟;李昌铮;王琪;刘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2 | 分类号: | C25B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程欣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 氢气 联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双电层效应收集环境 热能进行发电和制作氢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 问题日益突出,这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问 题。目前许多国家正在加紧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氢能、海洋能和 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氢气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具有 能量密度高、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在过去几十年,人们为氢能的开发和利用一直进行着 不懈的努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将近90种制作氢气的方法。总体来 看,各种矿物燃料制氢仍然是目前制氢的主要方法,但其储量有限, 且制氢过程会造成环境污染。从长远来看,以水作为原料制取氢气是 最有前途的方法,原料取之不尽,而且氢燃烧放出能量后又生成产物 水,不造成环境污染。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 消耗大量电能,制氢成本非常昂贵。因此,开发清洁高效的制氢方法 十分重要。
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低品位热能(<100℃),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 放的废热、微生物代谢释放的热量,以及太阳辐射热能和地热能等。 如何将这部分能量转化成可以方便利用的能源一直是个难题。利用热 电技术将这部分热能转化成电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虽然近年来在热 电优值(ZT)提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低温环境下,固体 材料的ZT值仍然受到了极大限制,当温度低于100℃时,ZT值只能 达到1.5。而且先进的热电材料制造困难,价格昂贵,热电技术要普 遍使用还有待更先进的技术突破。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纳米通道来进行能量转换的方 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材料纳米尺度上特有的物理 化学性质,当使用外部压力将电解质流体强行推动流过微纳米孔道 时,微纳米孔道只允许一种电性的离子通过,从而产生电能。基于这 种发电原理的能量转换装置最常见的是:利用具有微纳米孔道的材料 将液体隔开,采用压力对其中一侧的液体进行加压来发电。但是随着 这种发电装置的不断运行,会在微纳米孔道的两侧会形成离子聚集 区,从而产生附加电场,造成离子回流,导致发电效率非常低。采用 微喷射的方法可以将液体回流隔断,从而大大提高发电效率,同时还 能产生氢气。但是由于需要较高的压力来驱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 定的限制。由于水具有巨大的热膨胀系数,利用环境热能就可以产生 巨大的压力来进行发电,同时制作氢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喷射电和氢气联产装 置,可以利用电厂余热、太阳能和地热能等环境热能,直接将水分解 制作氢气,同时产生电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喷射电和氢气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池(6)、喷嘴 (2)和金属板(1),所述喷嘴(2)和储液池(6)通过喷管(3)连 接;所述金属板(1)位于喷嘴(2)下方;所述储液池(6)的侧壁 上或喷管(3)上设置有加热单元(4);所述喷嘴(2)具备导电性能; 工作时,储液池(6)和喷管(3)中充满电解质溶液(5)。
所述喷嘴(2)为具备微米或纳米级别的单孔结构或多孔微纳米膜。
所述加热单元(4)为可以收集环境热能的加热装置,如太阳能、电 厂余热等。
所述喷嘴(2)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或其表面设置有导电涂层。
所述金属板(1)的材料为铜或不锈钢或银。
所述导电材料或导电涂层的材料可以为铜或不锈钢或银。
所述电解质溶液(5)为水或带有氢离子的酸或带有氢离子的盐溶液。
所述金属板(1)和喷嘴(2)之间的距离为3mm-1cm。
更优选的所述金属板(1)和喷嘴(2)之间的距离为3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8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