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8226.5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6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花;潘长远;孙炳泉;彭小敏;王宽;魏礼明;胡俊;高春庆;侯更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 | 分类号: | B03D1/01;B03D101/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铵盐 阳离子 硅酸盐 矿物 捕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
(1)含碳14至17的烷基叔胺中的任一种或它们二者及以上的混合物,100份;
(2)氯化苄或溴化苄,45~55份;
(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8份;
(4)柴油,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苄或溴化苄的质量份数48~5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3~6份,柴油的质量为2.5~3.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苄或溴化苄的质量份数5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4份,柴油的质量为3份。
4.如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叔胺中的碳原子数为14~16。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叔胺中的碳原子数为16。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工艺、步奏:将所述的烷基叔胺在90℃~100℃的条件下与氯化苄或溴化苄反应90~150分钟,再冷却到40℃~50℃,使其变成浅黄色膏状物;然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最后加入柴油,在35℃~50℃温度下均匀搅拌5~20分钟,即得到本发明所述捕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叔胺与氯化苄或溴化苄的反应以110~130分钟;所述的均匀搅拌的温度为38℃~42℃,均匀搅拌的时间为8~12分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叔胺中的碳原子数为14~1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季铵盐阳离子硅酸盐矿物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叔胺中的碳原子数为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82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