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感应电动机瞬态温升计算模型及测量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97003.7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3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彦;温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感应 电动机 瞬态 计算 模型 测量 计算方法 | ||
1.一种三相感应电动机瞬态温升计算模型,其组成包括:壳体和PC 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内分别安装有瞬态温升的转子网络等效模块、瞬态温升定子网络等效模块和各测量节点的引出线,所述的各测量节点的引出线汇接在一个端子排上,所述的端子排连接PC机;
所述的瞬态温升的转子网络等效模块包括转子铁芯热容、转子铁芯损耗、转子铁芯与转子内部气隙间热阻和转子铁芯与通风沟间热阻,所述的各等效模块一端分别对空连接,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与转子铁芯与绕组间传导热阻连接,所述的转子铁芯与绕组间传导热阻又分别与转子端部与冷却气体间热阻、转子绕组损耗、转子通风沟中绕组的散热热阻、转子绕组的热容和转子绕组与气隙间径向热阻连接,所述的转子铁芯与绕组间传导热阻与转子端部与冷却气体间热阻、转子绕组损耗、转子铁芯与绕组间传导热阻、转子通风沟中绕组的散热热阻、转子绕组的热容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上的导电体连接,所述的转子绕组与气隙间径向热阻又与定子绕组与气隙间径向热阻连接;
所述的瞬态温升定子网络等效模块包括定子铁芯热容、定子铁芯损耗、定子铁芯与定子背部气隙间热阻和定子铁芯与通风沟间热阻,所述的各等效模块一端分别对空连接,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与定子铁芯与绕组间传导热阻连接,所述的定子铁芯与绕组间传导热阻又分别与定子端部与冷却气体间热阻、定子绕组损耗、定子通风沟中绕组的散热热阻、定子绕组的热容和定子绕组与气隙间径向热阻连接,所述的定子铁芯与绕组间传导热阻与定子端部与冷却气体间热阻、定子绕组损耗、定子铁芯与绕组间传导热阻、定子通风沟中绕组的散热热阻、定子绕组的热容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上的导电体连接,所述的定子绕组与气隙间径向热阻又与转子绕组与气隙间径向热阻连接;
所述的各测量节点的位置分别是测量节点1 为定子铁心,测量节点2 为定子绕组,测量节点3为气隙节点,测量节点4 为转子导条,测量节点5 为转子铁心。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感应电动机瞬态温升计算模型的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测量步骤如下:(a) 负载型式的确定:根据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实际运行需要确定电机所需带动的负载类型及工作制要求,根据负载类型确定负载转矩的大小及整个转动系统的转动惯量;(b) 电磁转矩的确定:根据电机实际运行情况对电机的起动特性进行校验,以电机的定、转子参数为基础,建立其电磁动态数学模型和转动系的运动方程,采用起动时间离散化的方法求解电磁动态过程获得电磁转矩;(c) 正常启动的确定:在S2 工作制下运行的S1 工作制电机的电磁转矩大于负载转矩时,电机正常启动;
(d) 温升的确定:计算电机温升,确定温升限值,根据电机的瞬态热网络模型,通过起动电流、起动负载情况及起动时间确定电机起动过程的瞬态温升,结合电机达到电磁稳态的发热情况,获得S1 工作制电机在S2 工作制下运行时,达到极限温升时所运行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70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3G网络的远程移动监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凹面腔体连接器法兰同件耦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