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滤料模拟工况老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96289.7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陆振乾;曾晓;许宁;刘国亮;高大伟;王春霞;毕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黄天天 |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模拟 工况 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除尘滤袋测试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滤料模拟工况老化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滤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收到各种腐蚀性烟气、粉尘及高温的混合作用,其使用寿命受到烟气成份的影响。目前的滤料性能测试仅仅考虑单独因素的影响,如耐酸碱性,耐温性等,没有考虑像实际工况下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也有老化实验中将滤料展平的方式放置在烘箱中通入各种气体来研究老化性能,但仅仅考虑烟气成份和温度的影响,没有考虑粉尘及风阻等因素的影响。而要模拟真实的工况条件,如果采用燃煤锅炉来作为烟气的来源,对于长时间的老化实验能量消耗大,且温度控制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除尘滤料模拟工况老化装置,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实际工况下滤料的老化,可以准确地模拟各种工况下的烟气成份和粉尘浓度,更加准确地得到滤料的老化性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除尘滤料模拟工况老化装置,包括烘箱、除尘滤袋、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气体调配单元、粉尘调配单元、粉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单元,其中,
所述烘箱包括过滤老化室和烟气调配室,所述的除尘滤袋内装有滤料并安装于所述过滤老化室中;
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烟气调配室中,其中,第一风机的入口与所述过滤老化室的上端出口处相连,所述第二风机的出口与所述过滤老化室的下端入口处相连;
所述气体调配单元、粉尘调配单元和粉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烘箱的外部,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气体调配单元、粉尘调配单元的出口相连,所述气体调配单元根据模拟工况要求来调制烟气中氧气、氮气、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比例,并将调制好的烟气输送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来自过滤老化室的粉尘烟气混合;所述的粉尘调配单元根据模拟工况要求配置粉尘颗粒及粉尘浓度,并通过管道将调配好的粉尘输送到第一风机出风口与来自过滤老化室的粉尘烟气混合;所述的粉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单元用于检测分析过滤老化室入口和出口的烟气组分和粉尘浓度并根据检测数据来自动调节气体调配单元和粉尘调配单元的输送量大小。
优选地,所述的烘箱的四壁内装有电阻丝,用于保持烟气温度,通过烘箱的电阻丝进行加热,同时烟气实现内循环使用,温度控制准确,能量消耗低。
优选地,所述的除尘滤袋垂直安装在过滤老化室中,与真实的袋式除尘器中使用及受力状态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风机的入风口和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处分别设置有取样器,用于对滤老化室入口和出口的烟气和粉尘进行取样并输送到粉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单元。在烟气调配室中通过粉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来实时检测并在线调控气体调配单元和粉尘调配单元,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保证烟气达到模拟工况要求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各种烟气成份的工况条件,采用烘箱加入控温,温度控制精确,同时采用内循环使用高温烟气,能量消耗小。本装置可以综合考虑烟气中的气体组份、粉尘浓度、烟气温度、过滤风等综合因素对除尘滤料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模拟真实工况条件,可以更加准确地研究滤料的老化性能。该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烘箱,2为加热电阻丝,3为除尘滤袋,4为第一风机,5为气体调配单元,6为粉尘调配单元,7为粉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单元,8为第二风机,9为气体采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尘滤料模拟工况老化装置,包括烘箱1、装有滤料的除尘滤袋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8、气体调配单元5、粉尘调配单元6和粉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单元7,在烘箱1的四壁内装有加入电阻丝2来保持烟气温度。烘箱1被分隔为过滤老化室和烟气调配室,除尘滤袋3内装有滤料并垂直安装于过滤老化室中,与真实的袋式除尘器中使用及受力状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6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爆竹安全盒
- 下一篇:测试电线电缆护套材料炭黑含量的装置及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