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碘醚柳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5439.2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华;张小朋;陈贵才;徐天华;何奇雷;闻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02 | 分类号: | C07C231/02;C07C235/6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毛斌 |
地址: | 314422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碘醚柳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碘醚柳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碘醚柳胺(Rafoxanide),又名重碘柳胺、二碘氢柳胺,英文名为Rafoxanide,中文化学名为:3-氯-4-(对氯苯氧基)-3,5-二碘水杨酰苯胺。其结构式如下:
碘醚柳胺是一种卤化水杨酰苯胺类杀吸虫剂,灰白色至棕色粉末,在丙酮中溶解,在氯仿或醋酸乙醋中略溶,在甲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本品有抗肝片吸虫作用,可以抑制虫体线粒体的磷酸化过程,从而阻止虫体内三磷酸腺甙(ATP)的合成,导致虫体能量代谢的活力迅速减弱而终于死亡。它与血液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药效在血液中有较长的持续时间。抗蠕虫病药,是控制牛羊肝片吸虫、大片吸虫成虫和幼虫病的高效药物,对血毛线虫、巨片吸虫和羊蝇蛆亦有较好作用。
碘醚柳胺的合成,关键在于中间体4-氨基-2-氯苯基-对-氯苯基醚和3,5-二碘-2-羟基苯甲酰氯的制备。戴国华等“抗肝片吸虫新药碘醚柳胺的合成研究”(《兽医大学学报》,19899(1):16-20)公开了合成碘醚柳胺的方法:以邻-二氯苯为原料,经混酸硝化、醚化、铁粉还原,制得关键中间体4-氨基-2-氯苯基-对-氯苯基醚,然后与3,5-二碘-2-羟基水杨酸在三氯化磷存在下缩合,制得目标产物。该方法反应时间长,各步骤产率也不理想,且不利于环保,给工业化生产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碘醚柳胺合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碘醚柳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得到的产品纯度高、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碘醚柳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5-二碘-2-羟基水杨酰氯的制备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3,5-二碘-2-羟基水杨酸、溶剂二氯乙烷、催化剂二甲基甲酰胺,升温至回流后,慢慢滴加固体光气(BTC)-C2H4Cl2溶液,滴加完毕回流反应1-2小时,减压蒸馏浓缩,冷却至10℃以下,析出黄色结晶,经过滤,减压干燥,得中间体3,5-二碘-2-羟基水杨酰氯。BTC-C2H4Cl2体系是一种温和的酰氯化体系,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选择性好、收率高、三废少等特点。将酰氯化试剂BTC溶于C2H4Cl2中,底物在回流状态下慢慢滴加BTC-C2H4Cl2溶液,有利于控制反应速度及氯化氢的吸收处理。
(2)碘醚柳胺的制备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4-氨基-2-氯苯基-对-氯苯基醚和二氯乙烷,搅拌均匀后,于20℃以下慢慢加入中间体3,5-二碘-2-羟基水杨酰氯,滴加完毕后,升温至40-45℃反应1-3小时,减压蒸馏回收二氯乙烷,剩余物加入去离子水,析出白色结晶,经过滤,水洗,干燥得碘醚柳胺。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4-氨基-2-氯苯基-对氯苯基醚的制备方法为: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对氯苯酚和二甲基甲酰胺(DMF),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35-40℃反应20-40分钟后,加入3,4-二氯硝基苯和催化剂氯化亚铜,升温至回流温度,反应5-6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室温下加水搅拌,析出土黄色针状结晶,经过滤、干燥,得2-氯-4-硝基苯基-对-氯苯基醚。对氯苯酚与氢氧化钾首先生成对氯酚钾,然后在氯化亚铜催化下醚化合成2-氯-4-硝基苯基-对-氯苯基醚,该方法优化了加料顺序,对目标产物的收率有明显提高。
(b)4-氨基-2-氯苯基-对-氯苯基醚的制备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氯-4-硝基苯基-对-氯苯基醚、乙酸乙酯和10%Pd/C,采用氮气置换除去反应容器中的空气,再采用氢气置换掉氮气,搅拌下加氢至压力为0.02MPa,55-60℃反应2-3小时后,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回收Pd/C下次套用,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后,得4-氨基-2-氯苯基-对-氯苯基醚。采用10%的Pd/C催化将硝基还原成氨基,绿色环保。
更优选,步骤(a)中所述对氯苯酚、氢氧化钾、3,4-二氯硝基苯和氯化亚铜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1.1:1:0.02-0.04,所述对氯苯酚与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5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