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碱性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94536.X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庞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巧兰 |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23K50/80;A23K1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01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池塘 空心柱体 养殖河蟹 软管 蟹苗 围栏 黄芪提取液 投放 表面喷洒 池塘水温 固定软管 碱性土壤 淤泥表面 质量分数 螺蛳 层厚度 防水层 活力液 通气孔 营养的 增氧机 肉质 网布 涂抹 成活率 缠绕 浸泡 架设 铺设 成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碱性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选择富营养的池塘,在淤泥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10‑15cm的碱性土壤,在所述池塘内插入并固定若干涂抹防水层的空心柱体,在相邻两个空心柱体间架设网布,在每个所述空心柱体外表面缠绕并固定软管,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软管的一端与增氧机连接;将蟹苗在每年2月初投入所述池塘中的围栏内,调节池塘水温为15‑18℃,每亩投放900只蟹苗;每隔22天,向围栏中投放120‑130kg的螺蛳,河蟹成熟后,浸泡于活力液中5‑10min,之后在河蟹表面喷洒质量分数为0.1%的黄芪提取液。本发明河蟹具有成活率高,肉质饱满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碱性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淡水蟹类,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水产珍品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菜篮子工程的需要,其生产意义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地肯定。河蟹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为14%,且含多种氨基酸,脂肪含量为5.9%,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维生素丰富,为常规水产品之冠,已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但由于对水体具有影响,湖泊网围养蟹的规模受到了严格控制,与此同时,河蟹消费市场越来越大,因此池塘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提高了河蟹的成活率,使河蟹的肉质更肥美,同时缩短了河蟹的成熟周期,降低了饲料成本。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在碱性池塘中养殖河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放养前的准备:选择富营养的池塘,将池塘底部进行平整,清理池塘底部淤泥,使池塘底部淤泥厚度为20-25cm,并在淤泥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10-15cm的碱性土壤,每立方米的池塘施入30kg 1%的石灰水,并在所述池塘内插入并固定若干涂抹防水层的空心柱体,在相邻两个空心柱体间架设20目的网布,所述网布插入淤泥内,所述网布与所述空心柱体围设成一个长方体;在每个所述空心柱体外表面缠绕并固定软管,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均匀分布有若干孔径为0.2cm的通气孔,所述软管的一端与增氧机连接;
苗种的放养:将蟹苗在每年2月初投入所述池塘中的围栏内,调节池塘水温为15-18℃,每亩投放900只蟹苗;
饲养管理:每隔22天,向围栏中投放120-130kg的螺蛳,每隔一个月向池塘中加入0.6kg/m2的生石灰;
打捞后的处理:河蟹成熟后,将其捞出,浸泡于活力液中5-10min,之后在河蟹表面喷洒质量分数为0.1%的黄芪提取液;
所述活力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000份的纯水、L-硒代蛋氨酸1份、复合维生素2-3份以及桑枝5-8份。
优选的是,所述空心柱体的顶部伸出水面20-26cm,在所述空心柱体的顶部搭设有第一光导板,所述第一光导板呈倒U字形,所述第一光导板可发射560nm的可见光;
所述池塘底部铺设有若干可反射560nm的可见光的第二光导板,所述第二光导板的上下端面均与所述池塘底部平行,若干所述第二光导板面积的总和不超过所述池塘底部面积的1/4。
优选的是,所述活力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的桑枝与纯水煎煮加热20-30min,冷却到20-25℃后加入上述重量份的L-硒代蛋氨酸1份和复合维生素。
优选的是,所述空心柱体的底端封闭,上端开口,所述空心柱体上设置有若干孔径为0.2cm的通孔,在蟹苗投入池塘后,每隔一个月,向每个空心柱体内投入抗菌肽,并在空心柱体内注满纯水,每次投入池塘内的抗菌肽的量为30-50g/亩。
优选的是,水质管理:每半个月更换所述池塘中的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所述池塘水量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巧兰,未经庞巧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4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鲤鱼运输中鲜活率的方法
- 下一篇:简易孵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