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烟气化学法脱硫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93024.1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苏华山;苏华阳;杜昕润;苏孟梓;苏华婷;杜昕宇;苏同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苏势环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6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叶平平 |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红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烟气 化学 脱硫 脱硝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脱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烟气化学法脱硫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烟气中含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现有技术中,采用脱硫脱硝装置对锅炉烟气进行初步处理后再进行排放,但是现有技术中脱硫脱硝时的温度需要高于900℃。而往往烟气传输到脱硫脱硝装置时温度已降至800℃左右,脱硫脱硝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多种行业带来液体或固体污染排放物,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如生产乙炔的电石废渣(含氢氧化钙80%以上)、造纸废液(主要成分是碱性水,其中主要离子包括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以及生产纯碱的废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及其他杂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液体或固体污染排放物破坏环境以及脱硫脱硝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脱硝效率高的锅炉烟气化学法脱硫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锅炉烟气化学法脱硫脱硝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20-90份生产乙炔的电石废渣、10-35份造纸废液、10-40份生产纯碱的废渣、0.01-0.2份分散剂、0.01-0.1份发泡润湿剂、0.01-0.5份防沉剂。
作为优选方案,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40-80份生产乙炔的电石废渣、20-25份造纸废液、15-35份生产纯碱的废渣、0.04-0.06份分散剂、0.01-0.02份发泡润湿剂、0.08-0.1份防沉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所述发泡润湿剂为月桂基硫酸钠,所述防沉剂为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锅炉烟气化学法脱硫脱硝剂的制备方法,按照顺序分别加入造纸废液、分散剂、生产乙炔的电石废渣、发泡润湿剂、生产纯碱的废渣和防沉剂,搅拌至形成粘稠状物料。
所述锅炉烟气化学法脱硫脱硝剂的制备方法,搅拌速度为200-1000转/分钟。
脱硫脱销过程中的反应包括:
1、三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2、三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3、三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
4、三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5、三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6、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
7、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8、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碳;
9、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10、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
11、二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
12、二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
13、二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二氧化碳;
14、二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15、二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和二氧化碳。
16、一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硝酸钙和水;
17、一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水;
18、一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二氧化碳;
19、一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20、一氧化氮在水溶液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亚硝酸钙和二氧化碳。
反应后的溶液结晶、干燥得到的固体物质用于化工建材。
本发明的脱硫脱硝剂的应用方法:
在脱硫脱硝装置箱中加入95%的水和5%的本发明的脱硫脱硝剂,搅拌均匀。根据烟气的流量计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调节喷淋量,向烟道内进行雾化喷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剂特别适用于小型燃煤、燃气以及以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本发明的脱硫脱硝剂可在较低温度(700℃以下)下进行脱硫脱硝。
本发明的锅炉烟气化学法脱硫脱硝剂,脱硫脱销效率高达99%以上,测试处理后烟气中硫含量在5mg/m3以下,NOx为20mg/m3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苏势环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苏势环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3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