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陆地棉品种抗黄萎病的基因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90841.1 申请日: 2015-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5602948B 公开(公告)日: 2018-10-30
发明(设计)人: 郭宝生;王凯辉;赵存鹏;李军英;耿军义;刘素恩;王兆晓;马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C12Q1/6895;C12Q1/686
代理公司: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代理人: 张梅申
地址: 050051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荧光 定量 pcr 技术 鉴定 陆地棉 品种 黄萎病 基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陆地棉品种抗黄萎病的基因及方法,所述基因见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和SEQ ID NO:2。鉴定步骤包括:①待测棉花品种营养钵培养室育苗;②黄萎病病菌培养;③浸根接种;④总RNA提取;⑤cDNA合成;⑥与陆地棉抗性相关关键基因和内参基因GhACTIN14的荧光定量PCR特异引物的合成;⑦荧光定量PCR检测;⑧结果分析。本发明能够在陆地棉品种6叶期就可鉴定其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结果可靠,准确率可达100%,并且操作简便易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育种领域,涉及鉴定陆地棉品种抗黄萎病的基因及方法,具体地说,涉及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陆地棉品种抗黄萎病的基因及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影响陆地棉品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只有依赖棉花品种抗性的提高来减少产量损失,因此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是培育抗黄萎病品种的必要手段。目前用于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田间鉴定方法,如自然病圃鉴定和人工病圃鉴定;一类是室内苗期鉴定方法,如裸根蘸菌法、针刺接菌法、纸钵撕底法、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和毒素鉴定。

田间鉴定方法中人工病圃鉴定被认为是最接近自然实际,最为可靠的抗病鉴定方法,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应用最为普遍,但此鉴定方法受鉴定病圃限制,并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需要2-3年重复鉴定才能出结果,历时太长。温室病圃鉴定也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鉴定时间长,不能做到早期诊断。

室内苗期鉴定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有纸钵撕底法、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等,但由于这些方法伤根程度很难做到统一,致使实验产生误差(简桂良,2001.简桂良,孙文姬,马存.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新方法--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J].棉花学报,2001,13(2):67-69.)。而针刺接菌法使黄萎病菌强制侵入到棉株维管束系统,违背了病菌在自然条件下的侵染规律,使棉花自身的部分防卫系统失效,不能客观反映鉴定材料的抗性(史认辉.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技术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毒素鉴定法,需要提取粗毒素,较繁琐,且与上述方法相比,棉苗往往表现为发病偏重(杜威世,2003,杜威世.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保定: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2003)。

郭宝生等(郭宝生,王凯辉,刘素恩,赵存鹏,耿军义,张香云,华金平.陆地棉抗黄萎病种质创新与抗病基因挖掘.棉花学报,2014,26(3):252-259.)研究表明,陆地棉植株受到黄萎病菌侵染后,植株内部会形成物理障碍或生化障碍来遏制棉花黄萎病菌在体内扩展,但是由于不同品种的抗病基因表达调控水平不一,从而出现抗病差异。与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主要有植物抗毒素合成相关基因、植株组织结构防御蛋白相关基因等。这种黄萎病菌侵染下不同陆地棉品种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可以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郭宝生,师恭曜,等,黄萎病菌侵染下棉花Dirigent-like蛋白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2):4349-4359.)。荧光定量PCR技术(Bustin S A,Benes V,Nolan T,Pfaffl M W.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A perspective.Journal of MolecularEndocrinology,2005,34:597-601.)是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监控反应过程。随着PCR反应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次荧光强度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0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