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饱和聚酯树脂真空废汽液的再利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90028.4 | 申请日: | 2015-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辉;鲍观良;王永垒;孙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向荣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672 | 分类号: | C08G63/6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08 | 代理人: | 马灵洁 |
| 地址: | 2459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饱和 聚酯树脂 真空 废汽液 再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饱和聚酯树脂真空废汽液的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具有良好的装饰性、施工性、耐化性、物理性能、储存性能及价格低等特点,在家用电器、汽车行业、建筑材料、机械制造和室内制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热固性粉末涂料使用饱和聚酯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根据端基活性基团不同,饱和聚酯可分为端羧基聚酯和端羟基聚酯两大类,其中端羧基聚酯在粉末应用中最为普遍和广泛。
目前,端羧基聚酯通常采取下列工艺流程进行制备,即:二元酸和二元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并且脱除水;然后通过真空缩聚工艺加速酯化反应,并且使小分子量的酯缩聚成高分子的聚合物;随后使用多元酸酐进行端羧基化;最后经混合粉碎得到端羧基聚酯热固性粉末。其中,在真空缩聚工艺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酯化废水、多余的二元醇以及少量小分子聚合物和杂质等,这些统称为真空废汽液。
聚酯树脂的配方设计原则要综合平衡产品的市场用途、生产成本、物理化学性能、机械性能、耐候性能等,因此原材料选用上则以经济适用型为主。通常情况下,户内型品种的二元醇一般会引入一定量的液态乙二醇和二乙二醇,户外型品种则以新戊二醇为主,此外加上反应体系的不同,配方量中醇超量不同,真空减压产生的废汽液量也不同。纯聚酯为总物料的2‰左右,聚酯/环氧体系为总物料的1~2%。以生产10吨为例,纯聚酯的废汽液约20㎏,聚酯/环氧体系则100~200㎏。以聚酯树脂/环氧树脂5∶5混合型体系为例,这些废液的pH值一般介于3.0和4.0之间;同时CODcr高达200克/升以上,属于典型的酸性有机废水,并且存在较强的腐蚀性。按照我国环保法规,这些真空废汽液严禁外排,必须交由专业单位回收进行提炼,存在处理费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原材料浪费等特点。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迫切需要提供一种饱和聚酯树脂真空废汽液的再利用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饱和聚酯树脂真空废汽液的再利用方法。这种方法无须将真空废汽液交由专业单位回收,同时可有效减少二元醇的使用量,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对不同体系的真空废汽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真空废汽液的化学组成与其折光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真空废汽液在室温下的折光率n0,可以大致预测真空废汽液的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相应减少原料二乙二醇和乙二醇的用量;并且增加催化剂的用量。这样既能够保持酯化反应转化率不变,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此,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饱和聚酯树脂真空废汽液的再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本批次生产中真空缩聚工艺所产生的真空废汽液,质量为m0;
2)测量真空废汽液在室温下的折光率n0;
3)按照下列公式c0=(n0-1.340)/0.117计算真空废汽液的二元醇质量百分比浓度c0,并且计算出二元醇质量m0c0;
4)按照下列公式1.3mEG+mDEG=m0c0以及2/3≤mDEG/mEG≤3/2分别选择合适的二乙二醇和乙二醇的质量mDEG和mEG;
5)在第一次生产的原料质量基础上,将二乙二醇和乙二醇质量分别扣减mDEG和mEG,并将催化剂质量增加3-5%,然后加入与第一次生产质量相同的二元酸和新戊二醇,投入再一次生产。
本发明的饱和聚酯树脂可以是户内型品种,也可以是户外型品种;但优选是户内型品种。也就是说,上述第一次生产的原料二元醇由新戊二醇、乙二醇和二乙二醇三者组成,并且新戊二醇不占据主要比例。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乙二醇的摩尔数大于二乙二醇的摩尔数大于新戊二醇的摩尔数。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次生产的原料摩尔比新戊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1:(1.2-1.8):(2.5-3.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新戊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1:1.6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向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向荣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0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