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叶助航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9405.2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9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闫治宇;李冉;蒋坤;白秀琴;宁亚飞;张晗;刘权;孟凡琦;朱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9/06 | 分类号: | B63H9/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叶 助航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风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叶助航帆。
背景技术
风帆是船舶助航的一种重要工具,其主要是一种用硬质帆片或软式风帆,能推动船舶航行的风帆,现有的帆船有单帆和多帆两种结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天帆,太阳能帆等新式结构,目前帆船多是多帆单桅结构,一般包括主帆和三角帆,其中桅杆起到支撑船帆的作用,桅杆与船体的连结索称为支桅索,为了防止被风吹离航线,多数的帆船船体都配备有龙骨或者稳向板,但以上各种帆的结构对逆风的利用率并不高。
目前,市面上也有百叶帆式风帆,如申请号为201020164888.X,专利名称为一种大型船舶用滑轮-拉杆式百叶风帆的中国专利,其风帆收放结构由滑轮组件,绳索与卷筒摇柄机构组成.其风帆由复数片帆叶组成,在每片帆叶的上下两端都安装有滑块,并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上下两根横杆之间,该滚筒摇柄机构通过定滑轮以及绳索索与帆叶相连,转柄安装在帆叶的下侧,其拉杆通过套筒与转柄相连,转帆手柄定位为安装在拉杆的右侧。这种百叶帆在逆风情况下不能实现对风能的有效利用,对风能的利用率并不高。
上述相关背景技术都是基于利用风能的推力作用进行设计的,但船舶在实际航行时所面临的风向变化不定,当船舶处于逆风状态时,无法实现对风能的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逆风航行时对风能的利用问题,提供了一种百叶助航帆,当逆风航行时可将风力转化为升力,实现船舶减阻的效果,可大大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百叶助航帆,包括桅杆、风帆和风帆转动机构,所述风帆通过桅杆与船体连接,风帆包括帆框和多个帆片,帆片上设有转轴撑杆,帆片通过转轴撑杆嵌套于帆框上,所述风帆转动机构包括多个链轮和第二电动机;多个链轮竖直方向设置于帆框一侧,链轮与对应的转轴撑杆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通过链条带动链轮使转轴撑杆转动,从而调节帆片角度。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轴撑杆内两端均设有活动块和弹性装置,活动块嵌套于转轴撑杆两端,弹性装置设置于活动块的内侧,通过弹性装置控制活动块的释放,释放后的活动块插入帆框上对应设有的孔槽内,转轴撑杆通过活动块嵌套于帆框上,所述帆框两侧上还设有顶杆,顶杆包括多个横向支杆,支杆与对应的活动块接触,当向内压紧顶杆时通过支杆将活动块压入转轴撑杆内使转轴撑杆脱离帆框。
接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风帆收放机构,所述风帆收放机构包括定滑轮组、绳索、卷线器和第一电动机,定滑轮组设置于帆框上,绳索一端与卷线器连接,绳索另一端绕定滑轮组串连起各帆片,第一电机与卷线器连接,通过卷线器控制绳索的收放。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动机替换为手柄,通过手柄控制卷线器收放绳索。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风帆转动机构还包括多个空心杆,空心杆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帆框一侧,空心杆另一端与转轴撑杆一端对应设置,空心杆内孔大小与活动块相匹配,转轴撑杆一侧的活动块被释放并嵌套在空心杆内孔,实现各个帆片的固定,所述链轮对应固定在空心杆上,链条通过链轮带动空心杆及转轴撑杆转动,所述一侧顶杆穿过空心杆与活动块接触。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截面为方形。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动机替换为手柄,通过手柄转动带动链轮和链条转动。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帆片为弧形。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帆片个数为4~6个。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链条、链轮和转轴撑杆调节帆片角度,可使帆片自由地转动90°,合理的将风力转化为升力,利用风能向船体提供升力,可减小船舶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船舶航行时的阻力,当风力方向为逆风不适合提供动力时,通过此装置可将风力转化为升力,实现船舶减阻的效果,可大大提高风能的利用率;本装置风帆为多个帆片组合而成,而每个帆片为统一的尺寸,通过标准化设计批量生产,具有较好的互换性和实用性。
2.通过定滑轮组和绳索的组合使多个帆片可以像百叶窗一样上升下降地收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百叶助航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区域局部示意图;
图中,1-桅杆,2-第一电动机,3-卷线器,4-顶杆,5-活动块,6-帆框,7-绳索,8-定滑轮组,9-帆片,10-转轴撑杆,11-空心杆,12-链轮,13-轴承,14-链条,15-第二电动机,16-固定齿轮,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9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