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热水器水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9378.9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赢;庄嵘;郑宏浩;林海佳;尚瑞;黄玉优;陈志杰;桂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大力提倡节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政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吸取空气的热能来加热生活热水,是属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设备,因此,在短短的近年内,国内不少空调厂家及传统燃气热水机厂家研发出各式各样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出现一种百花齐放的景象。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热泵主机与热水水箱组成,从水箱里面的水进行加热方式,可分为静态式加热与循环式加热。其中,静态式加热是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通过盘绕在水箱内胆外壁面的铜管与水箱胆内的水进行换热,从而把水箱内胆的水加热到所需的生活热水。这种水箱最大的特点就是,水箱里面静态的水与高温的冷媒通过壁面的间接进行传热,水处于一种静态被动加热,因此称之为静态水箱。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静态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水箱包括内胆1、外盘管2、集液管9、进气管段10、出液管段11,其中,进气管段10与外盘管2的下端进口连接,外管盘2缠绕在内胆1的外壁上,其上端的出口通过集液管9与设置在内胆1底部外侧的出液盘管4连接(请参考图3)。如图2所示,在内胆1上还设置有热水出水口13、镁棒14、铂电阻15和补水口12。
图1至3中的水箱的加热原理如下:高温高压的冷媒从进气管段10进入,然后从外盘管2的下部分开始盘旋而上至顶部,从而加热了内胆1的壁面,以加热内胆内的水。经过换热后的冷媒冷凝成液体后,经过集液管9后,进入出液盘管4并由出液管段11流出。其中,在出液盘管4中,会与内胆的下封头进行换热,从而对水进行加热,至此,完成了内胆的水进行加热,同时冷媒完成了由高温高压气态变为中温高压液态、最后变为过冷状态的放热过程。
然而,这种外盘管式的静态水箱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内胆内部的水的主动流动性差,主要是通过导热的方式进行换热,造成加热升温慢,加热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器水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箱的加热时间长,且静态水箱底部区域处于静态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器水箱,包括:内胆;外盘管,缠绕在内胆的外壁上;进气盘管,与外盘管的下端进口连接;出液盘管,与外盘管的出口连接,出液盘管围绕进气盘管的外侧设置,进气盘管和出液盘管设置在内胆底部的外侧;锥形的水流诱导喷嘴,安装在内胆内部,且位于内胆的底部。
作为优选,水流诱导喷嘴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水孔。
作为优选,水流诱导喷嘴的下端面的直径大于进气盘管的最大外轮廓直径。
作为优选,水流诱导喷嘴的下端面的直径小于出液盘管的最小内轮廓直径。
作为优选,热泵热水器水箱还包括圆筒状的隔板,隔板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圆孔。
作为优选,隔板的周向侧壁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其中,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圆孔。
作为优选,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内的多个圆孔均按隔板的轴向分成多个圆孔组,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内的圆孔组之间在隔板的周向上分别依次交错地设置。
作为优选,水流诱导喷嘴的最大的外边缘与内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是隔板的外边缘与内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两倍。
作为优选,水流诱导喷嘴的下端面与内胆的内底面连接。
作为优选,隔板的下端面与内胆的内底面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原来静态的水变为流动起来,强化了水侧的换热效果,从而降低了水箱的加热时间,解决了静态水箱底部区域处于静态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热水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出液盘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热泵热水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进气盘管和出液盘管的布置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水流诱导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外盘管、集液管和出液盘管的示意图;
图10是进气盘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胆;2、外盘管;3、进气盘管;4、出液盘管;5、水流诱导喷嘴;6、水孔;7、隔板;8、圆孔;9、集液管;10、进气管段;11、出液管段;12、补水口;13、热水出水口;14、镁棒;15、铂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9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箱内胆的装配方法
- 下一篇:空调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