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88430.9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浣华 |
| 主分类号: | G06M1/00 | 分类号: | G06M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徐芙姗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手持念珠并以拇指对念珠进行逐粒掐捻操作时进行计数的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念珠,即佛珠,又称数珠,是用绳线贯穿一定数目的珠子形成的环形珠串,是佛教修行者通过逐粒掐捻每一颗念珠用以记录念诵佛菩萨名号、佛经或咒语次数的法器。近年来,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自己的手腕上佩戴俗称为佛珠手链的念珠作为装饰品,而且会经常习惯性的将念珠从手腕上取下搭挂在手上以拇指逐粒掐捻每一粒念珠来慰藉心灵。佛珠手链上贯穿的珠子数量一般为12颗至108颗,专业的佛教修行者头颈上佩戴的念珠所串珠子的数量一般为108颗。传统的念珠或者现今流行的佛珠手链无论是对于专业的修行者和普通的民众而言,如果想完全依靠掐捻念珠的方式来计数的话受制于念珠数量,往往不得不需要分心来进行计数操作。因为即便是108颗珠子的念珠,以一秒钟掐捻一颗念珠的速度,在2分钟不到的时间内就会把整串念珠上的珠子全部捻过了,而短短2分钟不到的时间是无法满足慰藉心灵的需要的,更不用说能满足专业的佛教修行者的计数需要。
根据佛经记载,最长的念珠可以有1080颗珠子,如此长的念珠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慰藉心灵或者专业修行的需要,但显然是不方便携带和佩戴在手腕上作为佛珠手链装饰品的。即便是将珠子的直径加工的很小、将1080颗珠子串成的念珠缠绕戴在手腕上,直径太过细小的珠子也不方便拇指掐捻计数。而且根据佛经记载,若是想达到一定的慰藉心灵的效果,甚至需要念诵成千上万乃至数百千万遍的佛菩萨名号或者经咒,因此想把普通的念珠或者佛珠手链用作可以慰藉心灵的计数工具是难以实现的。举例来说,在民间流传甚广颇有名气的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在其《见闻利益品》一章中有这样一段与念诵地藏菩萨名号次数有关的经文: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已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再举一个例子,佛经《佛说木槵子经》当中的一段关于念诵佛菩萨名号次数的经文为:
“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目前市场上已有手揿动式机械计数器和电子式计数器出售可供专业的佛教修行者计数使用。虽然这些专业的计数器可以轻松应对数以千万计的计数操作,但这些计数器不能像念珠一样起到慰藉普通民众心灵的效果和像佛珠手链一样的装饰效果。实际上专业的修行者和对佛法稍有认同感的普通民众也不太情愿使用这类非传统的法器,因为在佛经当中只有以念珠作为计数工具的记载,如上面引用的《佛说木槵子经》的那段经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浣华,未经郭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8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据类别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边缘裂缝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