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餐等待时间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88083.X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7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清;贾崇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清 |
| 主分类号: | G06Q50/12 | 分类号: | G06Q50/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童海霓;刘彦 |
| 地址: | 5160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餐 等待时间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厅资源配置的自动化系统的用餐等待时间计算方法,尤其是可查询并进行订位、下单与配菜的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使得用户对于时间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在用户在餐厅用餐的过程当中,等待时间、菜品不足、等待菜品制作等过程都很影响用户体验。用户在到达餐厅后发现等候人员过多,或者在餐厅用户过多时,服务员要在点菜环节等待用户的选择,从而使得需要更多的资源。这些都增加了运营的成本,同时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无法将用户与餐厅座位资源、厨房资源之间实时联系起来,而现在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这些资源实时整合起来,从而提高沟通效率,降低人力需求,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即要解决上述问题,使用户减少各环节的沟通和等待时间,尤其让用户在下单后预知自己用餐需要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用户即时查询和预估用餐等待时间的计算方法,不论用户身在何地,只要希望了解均大致预估如果需要在餐厅用餐需要等待的时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餐等待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餐厅自动化系统,该自动化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数据通信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座位预约与解除单元、下单与备菜单元、制作时间估算单元以及监测单元;其中监测单元包括菜品准备监测装置和菜品烹饪监测装置,菜品准备监测装置和菜品烹饪监测装置分别包括记时装置;
下单与备菜单元的下单单元接收到用户下单信息后,向菜品准备模块发出指令,相应菜品开始准备,并将准备进度信息以及剩余的备菜准备时间T1反馈到中央处理单元,所述备菜准备时间T1为该菜品的历次备菜时间的平均值;历次备菜时间由菜品准备模块测量、采集和存储;
菜品准备模块根据各菜品的历次备菜时间和已进行的备菜时间对在该菜品准备模块中的菜品剩余准备时间进行计算和排序,等待这些当前处于菜品准备模块的菜品之后烹饪的预计等待时间为T2;
准备完毕的菜品将被送入烹饪等待模块,准备好的菜品在烹饪等待模块等待烹饪,中央处理单元根据优先级顺序调整烹饪等待模块中的各菜品的排序的顺序;
烹饪等待模块根据当前菜品的位置,以及等待模块之前等待的菜品的一般烹饪时间来计算烹饪等待模块中的菜品的整体等待时间T3;
烹饪等待模块根据排列的顺序将准备好的菜品送菜品烹饪单元中的各个不同的烹饪子模块,这些子模块可以根据菜式的烹饪特点进行区分,各个烹饪子模块根据当前进行菜品的烹饪进度计算当前的烹饪剩余时间T4;烹饪剩余时间T4的值为该菜品的一般烹饪时间减去菜品当前进行的时间;
制作时间估算单元根据备菜准备时间T1、预估等待时间T2、整体等待时间T3、烹饪剩余时间T4整体预估菜品制作的剩余时间,并可以让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读取上述预估的菜品制作时间T;
当菜品位于菜品准备步骤时,预估菜品的制作时间T为:T=T1;
当菜品位于烹饪等待步骤时,预估菜品的制作时间T=T3+T4;
当菜品位于菜品烹饪步骤时,所述预估菜品的制作时间T=T4。
进一步地,所述备菜准备模块根据所对应的不同的菜品烹饪子模块,会分为的不同的备菜准备模块和不同的烹饪等待子模块,各类不同种类菜品的菜品准备子模块、烹饪等待子模块、菜品烹饪子模块之间相互独立。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方便的查询和估计等待的时间,减少用户由于未知的等待时间导致的不满,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系统整体概况图。
附图2为本发明系统工作方法的座位预定步骤。
附图3为本发明系统工作方法的点菜、备菜与制作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餐厅订位、下单与配菜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数据通信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座位预约与解除单元、下单与备菜单元、制作时间估算单元以及监测单元;其中数据存储单元包括原材料库和座位资源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清,未经朱文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80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