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87726.9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A.里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8 | 分类号: | H01L23/58;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申屠伟进;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瑙伊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绝缘 双极晶体管 | ||
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晶体管单元区域(610),包括电连接到第一负载电极(310)的晶体管单元(TC);
闲置区域(630),包括电连接到所述晶体管单元(TC)的栅极电极(150)的栅极布线结构(330);以及
过渡区域(620),夹在所述晶体管单元区域(610)和所述闲置区域(630)之间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单元(SC),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单元(SC)电连接到感测电极(340)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晶体管单元(TC)的接通状态期间传递单极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过渡区域(620)包括清除单元(PC),所述清除单元(PC)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负载电极(310)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晶体管单元(TC)的接通状态期间传递单极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清除单元(PC)被配置成当所述晶体管单元(TC)处于接通状态中时从漂移结构排出电荷载流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清除单元(PC)和所述传感器单元(SC)沿着与所述第一负载电极(310)的边缘平行的线来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感测电极(340)包括延伸到所述第一负载电极(310)的边缘的凹口中的凹痕部分(341)和连接所述凹痕部分(341)的连接部分(34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每个晶体管单元(TC)在半导体主体(100)中包括分别与漂移结构(120)形成第一pn结(pn1)并且与源区(110)形成第二pn结(pn2)的主体区(1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传感器单元(SC)在所述半导体主体(100)中包括与所述漂移结构(120)形成进一步第一pn结(pn1)的清除区(11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主体区(115)被形成在毗邻从所述半导体主体(100)的第一表面(101)延伸到所述半导体主体(100)中的栅极结构(150)的有源单元台面(170a)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半导体主体(100)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漂移结构(120)形成进一步第一pn结(pn1)的浮动主体区(11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
集电极层(130),沿着所述半导体主体(100)的与所述第一表面(101)相反的第二表面(102)被形成,所述集电极层(130)与所述漂移结构(120)形成第三pn结(pn3)。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
结合线,将所述感测电极(340)和所述第一负载电极(310)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感测电极(340)和所述第一负载电极(310)被电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
感测端子(SNS),电耦合或连接到所述感测电极(340)。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
感测电路,电耦合到所述感测电极(340)并且被配置成输出指示所述半导体器件(500)的感测电流超过预定阈值的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77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共阳极肖特基半导体的封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