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猴头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86868.3 | 申请日: | 2015-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世元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2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猴头菌 大田 商业化 栽培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野生猴头菌人工大田商业化栽培的新技术,特别是猴头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新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菌是高级营养滋补品,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20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能。对精肾亏损、阳萎不举、性功能减退、性欲冷淡有明显的作用。长期食用可防癌抗癌、抑制肿瘤、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在医学上和保健上都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猴头菌营养成份:猴头菌干鲜均可食用,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嫩脆可口、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猴头菌含蛋白质22%、粗脂肪3.82%、氨基酸高达20多种,含47.47%,特别是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很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4.14%,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含量也极为丰富,被誉为食品之冠。
猴头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医药中久负盛名的良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猴头菌用于治疗各种胃病。过去人们把猴头菌作为敬献皇帝的滋补贡品,如今己成为出口西欧国家的高档食品,是一种不含任何激素,无任何副作用的天然保健品,是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长寿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①.猴头菌的生物克隆细胞分离方法;
②.猴头菌特定培养环境条件及驯化方法;
⑧.猴头菌母种配方及制作方法;
④.猴头菌的原种配方及制作方法;
⑤.猴头菌的栽培种配方及制作方法;
⑥.猴头菌的大田商业化栽培及管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法是指野生猴头菌在大田商业化栽培的新技术。它包含野生猴头菌的采集方法、生物克隆技术、细胞组织分离方法、猴头菌的菌种制作方法、包括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等方法。菌种培养条件及培养技术,猴头菌的大田商业化播种栽培及管理,直到出菇采收等技术方法,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种野生美味猴头菌的采集和生物克隆细胞组织分离法:在野生猴头菌出菇季节,采集朵大、肉厚、健壮、无病虫害且处于壮龄的新鲜猴头菌,进行生物克隆和细胞组织分离。分离使用的PDA培养基为:香樟木片200克、葡萄糖25克、琼脂25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2克、VB,l克、水1000毫升。
方法是:先将香樟木片煮3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上述原料煮至融化后分装试管,封口、灭菌。经高压灭菌锅1.5磅压力维持90分钟后,趁热放成斜面,斜度为试管的2/3为宜。待冷却后即可作为猴头菌分离使用的PDA培养基。
分离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或接种箱内,放入PDA培养基试管数支,将新鲜猴头菌及接种的工具,刀片等,用75%的酒精消毒后放入接种箱,在将5克高锰酸钾和10毫升甲醛混合进行箱内空间消毒。30分钟后开始克隆分离。用刀片将猴头菌切成2—3mm小块细胞组织,放入PDA培养基上。置于5—20℃温度范围内,培养5—7天菌丝发育完成,再通过驯化、提纯、转管后培养成猴头菌母种。
一种猴头菌原种的制作培养方法:原材料及配方:小麦50—60%,麦麸10一15%,细颗粒土壤20—25%,石膏l%,过磷酸钙卜2%,含水量60—65%,装入750克的玻璃瓶中,封口、灭菌,温度在l()()一120℃保持3—8小时。待冷却后接种。接种方法是在接种箱内或无菌条件下进行,先将灭菌后的原种培养基放入接种箱,在将接种针和猴头菌母种用75%的酒精消毒后,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高猛酸钾5克和甲醛10毫升混合产生气体进行空间消毒,30分钟后开始接种。
每支母种可接原种5—8瓶,接种后置于5—20℃温度条件下,培养20—30天,完成原种。
一种猴头菌栽培菌种的制作及培养方法:原材料及配方:植物有机物或秸杆粉70—80%,麦麸或米糠10一15%,石膏l%,石灰l%,含水量60—65%,装入17×33cm塑料袋封口,灭菌。常压在l()()℃以上保持8小时,高压在1.5磅的压力下保持90分钟,冷却后接种。每袋原种可接栽培种50—80瓶,接种后放在5—20℃的环境下培养,20—30天菌丝长满全袋即可栽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世元,未经尤世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6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糖残渣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 下一篇:食用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