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D耦合集束光纤背光照明模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6020.0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王志平;刘友强;曹银花;秦文斌;尧舜;邱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5/00;F21V13/00;F21Y1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d 耦合 集束 光纤 背光 照明 模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照明模组结构及其衍生结构,特别是LD背光照明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激光显示具有色域大、颜色饱和度高、节能环保及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继黑白、彩色、数字高清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在激光显示方面,对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研究较多,已相对成熟;有关激光平板显示技术的研究还很少。背光源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激光平板显示器件的颜色、亮度均匀性、功耗等性能指标。对背光源的高亮度、良好亮度均匀性和显色性、形薄、低功耗等的要求是必要的。国内外从事液晶行业的专业人士一直非常重视高性能背光源产品的研制。结合激光显示与液晶平板显示技术的优点,研究激光液晶平板显示关键技术,不仅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的光引擎,是液晶显示器必不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背光模组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光源要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发光均匀性以及亮度。要有较高的色温和较好的显色性。应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其背光源要求具有抗振动、耐冲击的特性。正常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将激光用于液晶平板显示就是要用激光作为光源的背光模组,需要将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的激光光束转化为均匀的面光源。在国内还没有关于激光应用于液晶平板显示研究的报道,但在国外已经出现相关的产品和实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的LD背光照明模组结构,具有设备投资少,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成品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LD耦合集束光纤背光照明模组结构,光源1与聚焦镜2连接,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过聚焦镜2耦合入集束光纤3;集束光纤3由各相互独立的光纤组成;集束光纤3与有机玻璃棒4相焊接,焊接后的四个有机玻璃棒4,在背板5的四个面依次顺序排列;光线沿着集束光纤3中相互独立的光纤进入到有机玻璃棒4内并激发有机玻璃棒4内的荧光粉发光,荧光粉的激发光与光源1的光线混合并通过有机玻璃棒4从正对背板5的侧面射入。
所述光源1为蓝光LD或RGB三色LD。
所述各集束光纤3与对应的有机玻璃棒4之间的夹角优选为锐角,通过压缩各集束光纤3的角度使得各集束光纤3占的空间减小,优化整个布局。
所述有机玻璃棒4由全反射面a、半圆柱面b对称组成,半圆柱面b涂有红、绿荧光粉叠层,光线通过全反射面a反射并照射到涂有红、绿荧光粉叠层的半圆柱面b激发荧光粉发光;所述有机玻璃棒4镀有反射膜。
所述背板5的结构层由内至外依次为反射片9、导光板10、扩散片11、棱镜片12、反射偏光片13、液晶屏14。
RGB三色LD包括第一镀有膜层反射镜6、第二镀有膜层反射镜7、三色LD合束封装外壳8;三色LD合束封装外壳8内设有LD-A、LD-B、LD-C、第一镀有膜层反射镜6、第二镀有膜层反射镜7;LD-A、LD-B、LD-C分别代表红光LD、绿光LD、蓝光LD中的一种;第一镀有膜层反射镜6镀有的膜层对LD-A发出的光透射,对LD-B发出的光反射;第二镀有膜层反射镜7镀有的膜层对LD-A及LD-B反射,对LD-C透射;LD-A、LD-B相互垂直布置,第一镀有膜层反射镜6设置在LD-A、LD-B相互垂直处,LD-C与LD-B平行,LD-C的光束与LD-A、LD-B的混合光束垂直,第二镀有膜层反射镜7设置在LD-A、LD-B的混合光束与LD-C的光束相互垂直处。
附图说明
图1为LD耦合集束光纤背光照明模组结构;
图2为集束光纤模型;
图3为涂有红、绿荧光粉叠层且镀有反射膜的有机玻璃棒;
图4为LD耦合集束光纤背光照明模组结构改进;
图5为RGB三色LD合束耦合模型;
图6背板模型结构;
图中:1、光源;2、聚焦镜;3、集束光纤;4、有机玻璃棒;5、背板;6、第一镀有膜层反射镜;7、第二镀有膜层反射镜;8、三色LD合束封装外壳;9、反射片;10、导光板;11、扩散片;12、棱镜片;13、反射偏光片;14、液晶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6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SIM卡六联卡基的模块封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