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穴位外用药包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85991.3 申请日: 2015-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5232646B 公开(公告)日: 2019-02-26
发明(设计)人: 杨全江 申请(专利权)人: 杨全江
主分类号: A61K36/69 分类号: A61K36/69;A61P9/00;A61P9/10;A61P7/04;A61M37/00;A61K31/045;A61K33/26;A61K33/28
代理公司: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代理人: 佘文英
地址: 710001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穴位 外用 药包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穴位外用药包,其特征是药包中包裹的中药药芯由下列原药按重量份制成:人参50~70份、黄芪70~90份、川芎45~70份、丹参50~70份,远志30~50份、柏子仁20~40份、磁石10~30份、朱砂10~30份、薄荷10~30份、冰片10~30份;将上述外用药包装入手表的后盖内,后盖设有一突出部位,在突出部位打有散药孔,后盖突出部位对正人体的内关穴。该外用药包对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价格低廉,使用方法便捷,无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穴位外用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病是指心脏和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的心脏和脑的缺血或出血疾病。表现为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猝死等)与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等)两大类,这两大类疾病在临床上表现各异,治疗虽有不同,但就发病病因和预防保健来讲则是互有联系、互为因果的一系列疾病。常见心脑血管病有胸痹、胸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冠心病、脑血管硬化、脑血栓、血管性头痛、头痛、头昏、眩晕、高血压、高血脂等。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眩晕、麻木、乏力、多尿、健忘、失眠、多梦、胸痛、胸中不适、心悸、心律失常等。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比较普遍,是一种常见症,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已超过了2.7亿,因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已经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每年死亡300多万人,在城市,它的死亡构成占41%,农村死亡构成占40%,每天大约有7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根据国家有关权威人士预测,从2010年到2030年,在中国35~84岁的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达到50%以上。如果再考虑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等危险因素,还要额外增加25%以上的发病率,这样2010年心肌梗死人数大概有800多万,中风有800多万;到2030年心梗增加到2000多万,脑卒中增加到3000多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中老年的健康,即使采用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自理,。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病多这“四高一多”的特点。所以如何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我们需要攻克的一个重大科研问题,尤其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的首要任务。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和药物众多,但大多数需要患者长期服药,不同程度地对脏腑造成损坏。迄今尚无没有对脏腑造成破坏的特效药物。

现代医学认为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以下几种危险因素造成的:1.吸烟占36%,2.高血压占23%,3.腹部肥胖占34%,4.糖尿病占12%,5.精神因素占29%,6.维生素,运动和酗酒等因素。西医认为造成心脑血管疾病90%的因素都是来源于这些对心身造成损害的危险因素,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明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体质虚弱,情志刺激以及外邪侵入等。心是内脏的主宰,又是周身血液循环的枢纽,所谓“心藏神”“心主血”都说明了其功能的重要。《灵枢口问篇》: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心病往往与血液神志等病有关。现代医学中的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及各种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病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眩晕、虚劳、中风”等范畴。在几千年临床实践中中医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心脑血管病治疗理论与临床经验。认为本类疾病的机理为本虚标实,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致心悸。实者多为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痰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夹杂或转化。脏气虚弱、气血不足易致痰浊内停、血行不畅是形成该病的病理基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全江,未经杨全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5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