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5136.2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斌 |
主分类号: | A61K36/66 | 分类号: | A61K36/66;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卵巢 综合征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
背景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病征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因持续无排卵,严重情况下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临床表现
1.月经异常月经稀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2.多毛较常见,发生率可达69%。
3.不孕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多合并不孕症,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4.肥胖体重超过20%以上,体重指数≥25者占30%~60%。
5.黑棘皮症阴唇、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褶皱部位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
6.卵巢增大。
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主要有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枸橼酸氯米芬等,但多为化学合成药品,长期使用对病人肝肾易造成损害。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白术9份、路路通12份、牛膝15份、淫羊藿8份、丹参13份、黄蜀葵10份、荜澄茄13份、白首乌9份、延胡索10份。
发明人认为:卵巢乃生育之根,本源在肾。肾脏不健,精气血三元同亏造成气滞血瘀。脾虚生恙,运化不畅导致胰岛素代谢异常。治疗中固肾培元、养脾益气同时进行。
本发明运用:白术健脾益气;路路通利水通经;牛膝逐瘀通经,引血下行;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丹参活血通经;黄蜀葵清热解毒;荜澄茄行气止痛;白首乌强筋骨益精血;延胡索活血散瘀。诸药合用,共奏固肾培元、养脾益气的功效,有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共收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0例,均来自妇科门诊,均为女性,年龄28~40岁,已婚者35例,未婚者15例。病程2~10年。
诊断标准:《2003年鹿特丹标准》
①偶发排卵(或)无排卵;
②临床和(或)生化指标提示高雄激素血症,并排除其它可能致病的因素,如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分泌雄激素肿瘤,Cushing综合征等;
③卵巢多囊性改变:B超检查示每个切面有≥12个直径2~9mil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增大>10ml,符合其中两项者即可诊断为PCOS。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岁的妇女。
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
2、试验方法
所有患者口服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疗程12周。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按照《多囊卵巢综合征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
⑴治愈:①空腹胰岛素恢复至正常范围;②妊娠;③月经恢复规律,BBT双相;④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查恢复正常,以上各项需具备1项。
⑵有效:月经状况改善(每年行经次数>6次),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或空腹胰岛素检查较治疗前改善。
⑶无效: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改善不明显
3.2治疗结果
50例患者治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治疗期间1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可见本发明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安全有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白术9克、路路通12克、牛膝15克、淫羊藿8克、丹参13克、黄蜀葵10克、荜澄茄13克、白首乌9克、延胡索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斌,未经吴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5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