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室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82666.1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1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张立智;刘丙磊;宁贻江;孙龙;管丽萍;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范晓斌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 ||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热交换风进口、非热交换风进口和混合风出口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离心风机和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后壳,其具有后壁,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形成在所述后壁的下部,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引流导风装置,包括三个前后贯通的导风圈,所述三个导风圈分别为前导风圈、后导风圈和位于所述前导风圈和所述后导风圈之间的中间导风圈,所述三个导风圈在前后方向依次排列,以形成贯穿所述三个导风圈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连通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和所述混合风出口;且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圈之间形成热交换风风道,以将来自所述热交换风进口并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引导至所述贯通风道并与来自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的自然风混合后送往所述混合风出口;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配置成用于驱动位于中间的所述中间导风圈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及
风道壁,其与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且与所述后壁限定出风道空间,以使来自所述离心风机的气流全部进入所述贯通风道;
所述后导风圈从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的口边缘处向前延伸,以与所述后壁一体成型;所述前导风圈由固定于风道壁的支撑板支撑,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风道壁的周壁的前侧外缘,以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风道壁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后导风圈和所述中间导风圈的空间,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风道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均具有:
步进电机,配置成为所述中间导风圈的移动提供原动力;和
齿轮传动组件,配置成将所述步进电机提供的原动力转换为沿前后方向上的作用力、并施加至所述中间导风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
齿轮,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动输出轴连接,以在所述步进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和
齿轮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中间导风圈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齿轮条与所述齿轮的啮合带动所述中间导风圈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导风圈具有朝向所述齿轮条凸出延伸的固定柱,所述齿轮条的朝向所述中间导风圈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孔,以供所述中间导风圈的固定柱插入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驱动单元还具有滑轨支架,所述齿轮和所述齿轮条设置于所述滑轨支架的内部;且
所述滑轨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齿轮条前后移动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导风圈还具有与其固定柱邻近且平行设置的定位柱;且
所述滑轨支架的朝向所述中间导风圈的侧面上设置有两道沿前后方向平行延伸的导轨,以供所述中间导风圈的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固定柱分别伸入其中,从而引导所述中间导风圈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还包括:
容纳腔壁,从所述后壁内表面向前延伸,以限定容装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引流导风装置的容纳空间;且
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上部,所述引流导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26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式砂轮机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