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80266.7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戎玲;史源;鲍逸明;胡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精汇电子设备闵行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9/08 | 分类号: | H04M9/08;H04R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信号 延时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信号延时测试 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标准接口或传输协议非标准或采取加密技术的数字端对 端设备非常多,采用现有电声测试方法无法进行有效测试,只能采用 端对端的全程声信号测试。其中,以住宅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楼寓对讲 系统为例,因其传输协议非标准和接口的非标准,其语音质量的测试 只能进行全程声测试。诸如,在楼栋门口访客呼叫机端按下房号时, 主人在家取下用户接收机话筒或者采取免提的方式可以与客人进行 对话,在此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声波信号的延时,藉由需要将客人发 出的音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实现传输,同时在主人的听到之前又需 要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声(音频)信号,而二者转换之间必定产生一定 的延时,该延时的测试成为一个焦点。
因此,如何高效的测试音频信号的延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 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以解决 基于通信信号的回声抑制而高效的测试音频信号的延时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第一音频信号发生器发出第一音频信息组,第一转化设 备将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组转化为第一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后,将所述 第一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通过系统网络发送给第二转化设备,所述第 一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经过系统网络及第二转化终端传输后得到的 第二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设置于第二终端的第二传声器获取所述第 二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设置于第二终端的音频分析仪比较所述第一 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和所述第二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得到所述第一 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与所述第二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之间经过的延 时,该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第一音频信号发生器发出第一音频信息,第一转化 设备将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转化为第一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并将所述 第一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通过系统网络发送至第二转化设备;
所述第一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经过所述系统网络及第二转化终 端传输后得到的第二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设置于第二终端的第二传 声器获取所述第二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
设置于所述第二终端的音频分析仪将所述第一连续的声音测试 信号与所述第二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取所述第一连续 的声音测试信号到所述第二连续的声音测试信号经过的延时。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终端 发出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执行预测 试。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预测试的步骤为:
第一终端通过第一音频信号发生器发出第一预测试音频信息,第 一转化设备将所述第一预测试音频信息转化为第一预测试声音信号 并将所述第一预测试声音信号通过系统网络发送给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预测试声音信号经过系统网络及第二转化终端传输后 得到的第二预测试声音信号,第二终端的第二仿真嘴获取所述第二预 测试声音信号,并均衡所述第二预测试声音信号后得到第三预测试声 音信号;
第二终端的第二音频信号发生器接收经过所述第三预测试声音 信号,将所述第三预测试声音信号转化为第二音频信息。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转化设备为免提 终端,所述第二转化设备为免提终端和/或手柄话筒。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中第一音频信号 发生器发出音频信息后,经第一仿真嘴均衡所述第一音频信息。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中第一音频信号 发生器为模拟设备。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转化设备为免提 终端和/或手柄话筒,所述第二转化设备为免提终端和/或手柄话筒。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转化设备为手柄 话筒时,所述第一仿真嘴和所述第一传声器安装在所述手柄话筒的话 筒上。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声器为自由场 传声器。
上述的音频信号延时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传声器为自由场 传声器。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精汇电子设备闵行有限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精汇电子设备闵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0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