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磷脂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8847.7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军;苏斐;牛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16 | 分类号: | C12N9/16;C12N15/55;C12N15/63;C12N1/19;C12R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磷脂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磷脂酶及其编码基因。还涉及包含所述基因的载体以及宿主细胞。本发明提供的磷脂酶包含选自以下的序列或由选自以下的序列组成:(a)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b)由(a)所述的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至少一个氨基酸后得到的序列,并且所述序列仍然保持SEQ ID NO:2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磷脂酶具有水解磷脂酰乙醇胺酰基酯但不水解磷脂酰胆碱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磷脂酶及其编码基因。还涉及包含所述基因的载体以及宿主细胞。
背景技术
磷脂酶是水解磷脂的酶,根据水解位置不同分为几种大类。磷脂酶A1(PLA1)水解游离出sn-1位的脂肪酸;磷脂酶A2(PLA2)水解释放出sn-2位的脂肪酸;磷脂酶B(PLB)水解释放出sn-1及sn-2位的脂肪酸;磷脂酶C(PLC)水解甘油-磷酸酯键,释放出二酰基甘油和磷酸酯;磷脂酶D(PLD)水解磷酸-碱酯键,释放出磷脂酸和碱(胆碱、乙醇胺或肌醇)。磷脂酶广泛使用在磷脂去除、磷脂改性等方面。
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PC)是使用最普遍的磷脂。它是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乳化机、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药物载体以及直接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使用广泛。卵磷脂主要来自大豆和蛋黄。工业级卵磷脂大部分来自毛油脱胶后产生的油脚,大豆产量丰富而且大豆卵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蛋黄卵磷脂高。但油脚中除了卵磷脂外,还存在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酸、脂肪酸盐、中性油、蛋白质及其他杂质。治疗、精细化工、药物载体甚至高级食品都需要纯度很高的卵磷脂,但卵磷脂一般都与其他磷脂共同存在,并有类似的溶解性质,分离困难。从大豆制备卵磷脂,一般先制得粗磷脂,然后按需要进行纯化。目前卵磷脂的纯化有⑴溶剂法;⑵金属盐沉淀法;⑶超临界萃取法;⑷薄层色谱法;⑸柱层析法;⑹膜分离法。[磷脂酰胆碱的提取、纯化和分析研究,罗珍,硕士论文]。其中工业上最常用是乙醇浸提法[高纯卵磷脂的分离提纯方法,张秀青、于才渊,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4期,45-48],PC溶于乙醇,PE溶于热乙醇[磷脂算的提取纯化与生理活性分析,论文],但乙醇富集也仅能将PC含量浓缩到45.3%[大豆磷脂酰胆碱的提取纯化研究,葛玉卿,论文]需要再经过柱层析才能达到95%的纯度。如果有能水解脑磷脂但不水解卵磷脂的酶,显然可以使得卵磷脂的纯化更加简单、低耗、低污染。
甘油磷酸乙醇胺(GPE)是体内天然存在的水溶性磷脂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大脑及肝脏中,是生物体内PC、PE、PS等磷脂成分生物合成的重要前体。在实验室的动物试验中,GPE表现出了显著地提高记忆力以及学习模仿能力的作用,在人体的临床试验中,它对心理智能测试的结果、常用的神经尺度测量结果以及神经生理学参数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能治疗人体的各种神经和心理功能缺陷方面的疾病,如心理活动缓慢、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以及情绪不稳、心理比较脆弱等方面的疾病。因此,GPE常用作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与适当的载体相互辅助,用于治疗由于大脑退化或脑血管功能不全引起的慢性脑部神经组织综合症。目前磷脂中PC、PE混杂,很难区分,因此制备纯的GPE很难,一般通过甲醇钠催化PC、PE混合物醇解,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出GPE,效率很低。如果有转一性水解脑磷脂的酶,即可利用它来水解混合磷脂,释放出GPE来。制备工作更加简单高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磷脂酶,该酶具有磷脂酰乙醇胺酰基酯水解活力但不具备磷脂酰胆碱的水解活力。其包含选自以下的序列或由选自以下的序列组成:(a)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
(b)由(a)所述的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至少一个氨基酸后得到的序列,所述取代优选为氨基酸保守性取代,并且所述序列仍然保持SEQ ID NO:2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8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