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78781.1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庄小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小侃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疝气 药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儿疝气属于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是由于腹股沟管内出现腹膜鞘状突使其敞开未能闭合造成。一般来说疝气男孩比女孩多,小儿疝气最常见的是腹股沟斜疝,孩子哭闹时腹压增高,腹中的脏器,主要是肠管(女孩可能是子宫或卵巢)从没有愈合的地方凸出,若不能收回,极易引起肠梗阻,出现肠子胀气、不排气、不排便、呕吐等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对于疝气的治疗一般采取手术修补的方式相对快捷痊愈。但由于疝气多发于幼儿时期,而对小儿进行手术治疗十分困难,由于其器官和组织都比较微细,精管、精索动脉等极其脆弱,偶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小儿长大后不育。且由于小儿不能配合治疗,术后大哭大闹等因素易造成合并症,复发率也很高,而且小儿疝气手术治疗时常需要全身麻醉,易损伤脑细胞,影响智力发育(徐胜军,杨秀惠,魏婧婧.重要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气2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4):55-56.)。因此,研究并开发一种保守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制剂,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的不足,本发明人通过对民间验方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一种用于防治小儿疝气的纯中药制剂。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的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组成:地锦草10-16份、荸荠梗21-30份、桑枝21-30份、路路通5-9份、朱砂根5-9份、佛手5-9份、升麻5-9份、香附10-16份、海藻10-16份、白术5-9份、甘草5-9份。
优选地,如上所述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组成:地锦草12-14份、荸荠梗24-26份、桑枝24-26份、路路通6-8份、朱砂根6-8份、佛手6-8份、升麻6-8份、香附12-14份、海藻12-14份、白术6-8份、甘草6-8份。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地锦草13份、荸荠梗25份、桑枝25份、路路通7份、朱砂根7份、佛手7份、升麻7份、香附13份、海藻13份、白术7份、甘草7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时所采用的中药材原料具有如下来源:地锦草选用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humifusaWilld.的干燥全草。荸荠梗选用莎草科植物荸荠Heleo-charisdulcis(Burm.F.)Trin.ExHenschel的干燥地上部分。桑枝选用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嫩枝。路路通选用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的干燥成熟果序。朱砂根选用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圆齿紫金牛ArdisiacrenataSims.的干燥根。佛手选用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升麻选用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的干燥根茎。香附选用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L.的干燥根茎。海藻选用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Sargassumfusiforme(Harv.)Setch.的干燥藻体。白术选用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甘草选用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
再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它为口服制剂;所述的口服制剂包括口服液、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
将上述各中药组分制备成本发明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地锦草10-16份、荸荠梗21-30份、桑枝21-30份、路路通5-9份、朱砂根5-9份、佛手5-9份、升麻5-9份、香附10-16份、海藻10-16份、白术5-9份和甘草5-9份,加10-15倍量的水,浸泡0.5-2h,然后煎煮三次,第一次煎1.5-2h,滤出药液待用;第二次加入10-14倍量的水,煎煮1-1.5h,滤出药液待用;第三次加入8-12倍量的水,煎煮0.8-1h,滤出药液待用;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至稠膏,低温烘烤3-6h,得干膏粉;将干膏粉通过干法制粒,整粒后分装,即得中药颗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小侃,未经庄小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8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