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盘供给器及部件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8029.7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1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石谷泰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H05K13/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供给 部件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使尺寸大型化而能够确保作业的安全性的托盘供给器及部件安装装置。托盘供给器具备:台架部(23),其具有沿上下方向配设的多个收纳器保持部(33),将从与各收纳器保持部(33)对应设置的收纳器出入口(33a)沿水平方向插入的收纳器(40)保持于各收纳器保持部(33);以及托盘移动部(24),其通过与各收纳器保持部(33)对应设置的托盘取出口(33b)而从保持于台架部(23)的多个收纳器(40)中取出托盘(TR),并使托盘移动至部件供给位置。各收纳器保持部具备:开闭构件(51),其在从收纳器出入口拔出收纳器时,隔断收纳器出入口与托盘取出口的连通;以及锁定机构(52),其对该开闭构件进行锁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存放有部件的托盘从收纳器中取出并使托盘移动至部件供给位置的托盘供给器、以及具备该托盘供给器的部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部件安装装置所具备的部件供给装置的一种,已知有将存放有部件的托盘从收纳器中取出并使托盘位于部件供给位置的托盘供给器。该托盘供给器具备:将收纳有托盘的收纳器收容的收容部;以及通过设置于收容部的托盘取出口而将托盘从收纳器中取出并使托盘移动至部件供给位置的托盘移动部。部件安装装置利用装配头拾取托盘供给器所供给的部件并将其装配于基板。
在这种托盘供给器中,当从托盘依次拾取部件而将部件拾取完时,通过作业者的手动作业进行托盘的更换(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就托盘的更换作业而言,在部件的尺寸大而使能存放于托盘内的部件的数量少的情况下,其作业频率变高,并且需要在托盘内的部件拾取完的时机更换托盘,因此作业者必须位于托盘供给器的附近。为了消除这种弊端而提高作业性,可以将收纳有部件拾取完的多个托盘的收纳器设为相对于收容部插入拔出自如的结构而能够统一更换多个托盘,但由于从收容部拔出收纳器后形成的空洞通过托盘取出口而与托盘移动部连通,因此有可能导致作业者与工作中的托盘移动部误接触。
作为能够统一更换多个托盘且解决了上述难点的托盘供给器,已知有下述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托盘供给器。该托盘供给器具备供给台和设置于供给台的两侧部的两个待机台,能够使多个收纳器在供给台与各待机台之间移动。在从位于供给台的一方的收纳器取出托盘(供给部件)的期间,作业者能够将位于待机台的另一方的收纳器插入拔出来进行托盘的统一更换。就该托盘供给器而言,由于托盘移动部设置于供给台侧,因此即便作业者把手放入在拔出位于待机台的另一方的收纳器后形成的空洞中,也不会与工作中的托盘移动部接触,作业的安全性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43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63592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托盘供给器中,为了容易地进行作为重量物的收纳器的移动而将多个台(供给台和两个待机台)沿横向配置,因此存在托盘供给器的尺寸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尺寸大型化而能够确保作业的安全性的托盘供给器以及部件安装装置。
本发明的托盘供给器将存放有部件的托盘从收纳器中取出并使所述托盘移动至部件供给位置,所述托盘供给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台架部,其具有沿上下方向配设的多个收纳器保持部,将从与各所述收纳器保持部对应设置的收纳器出入口沿水平方向插入的所述收纳器保持于各所述收纳器保持部;以及托盘移动部,其通过与各所述收纳器保持部对应设置的托盘取出口而从保持于所述台架部的多个所述收纳器中取出所述托盘,并使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部件供给位置,各所述收纳器保持部具备隔断机构,在从所述收纳器出入口拔出所述收纳器的情况下,所述隔断机构隔断所述收纳器出入口与所述托盘取出口的连通。
本发明的部件安装装置具备:上述本发明的托盘供给器;装配头,其拾取供给来的所述部件并将所述部件装配于基板,所述部件通过所述托盘供给器将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部件供给位置来供给。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8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植物抗微生物治疗的包装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