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气净化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78022.5 | 申请日: | 2015-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成进学;成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B01J20/22;B01D53/92;A01N65/48;A01N59/00;A01N61/00;A01N59/16;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净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剂,是属于化工小产品汽车尾气净化剂配制生产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除了在交通运输、日常生活方面带来便利和舒适外,同时也带来 大气的污染。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除了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拥堵外,汽车排放的污染 物在城市大气污染中分担率也越来越高。在我国,由于汽车尤其是小汽车拥有量的迅猛增长, 这种情况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全国汽车产 量1379.1万辆,销量1364.5万辆,机动车的保有量接近1.7亿辆。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除氮气、氧气、水为无害物外,其余均为有害物。汽油车产生的主 要污染物是烃类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而柴油车产生的污染 物有所不同,主要是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其中CO会导致人体输氧器官的输 氧功能下降,未完全燃烧的烃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PM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还影响人得 呼吸系统,NOx则可导致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空气能见度下降及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对人 体抗病毒抗感染能力下降。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使大气质量严重下降。在我国由于汽车总量巨 大,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也特别巨大。2009年我国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为5143.3万吨, 其中CO4018.8万吨、HC482.2万吨、NOx583.3万吨、PM59.0万吨。汽车排放的CO和HC 占其大气总量的70%,而NOx和PM更要超过90%。
为限制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大气污染,许多国家按照汽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国情, 制定了汽车尾气排放的限制法规。为使法规实现,从技术角度来看,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措 施包括机内净化和后处理净化。前者以改善发动机燃烧过程为主要内容,后处理净化又称为 机外净化,在不影响或少影响发动机其他性能的同时,在排气系统中安装净化装置,在尾气 排入大气之前,利用净化装置将尾气中的有害成分经吸附过滤转化为无害物,并转化成能辐 射远红外,释放溶出的多种微量元素、负离子,净化空气,促人体健康的汽车尾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剂,其技术解决的方案是:
1、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剂,其特征是:由释放元素负离子助燃净化剂,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组 成%
配制方法:将麦饭石、电气石、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钇、二氧化铈的纳米粉末放入塑料容 器中,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硫酸溶解,成为铝-稀土双金属活性配合物,静置10-20min, 再用汽油或柴油萃取活性配合物,静置24h,抽滤掉下部无机层,即为本品。因所有混合粉 末均系纳米级小分子比表面积很大,能悬浮在成品中达到吸附拮抗过滤有毒有害气体和重金 属元素,自发不断地释放溶出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及能净化空气的负离子,降低污染效果 显著有效,对人体有益无害。
本品能使燃料充分燃烧,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积炭并改善活塞润滑功能,具 有用量少,使用方便,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按上述配方物料的纳米粉, 以0.3%-0.5%加入汽油或柴油中即可。
2、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剂,其特征是:由释放富硒元素负离子吸收废气净化剂,按下列质量 百分比组成%
配制方法: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压制成每片0.5g药片,即得本品。本品是吸收废气释放富硒 元素负离子净化空气的药片,0.5g适用于以汽油为燃料的车辆,使用时按需要以0.3-0.5% 的配比研碎加入汽油或柴油中。
3、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剂,其特征是:由强力吸附滤毒增氧净化剂,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组成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未经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8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