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六价铬具有还原能力的纤维菌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7941.0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5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锋;侯勇;夏中梅;曾显斌;朱彭玲;胡甦;曾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B09C1/10;C12R1/01;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价铬 具有 还原 能力 纤维 用途 | ||
1.对六价铬具有还原能力的纤维菌,其特征在于其拉丁文名Cellulosimicrobiumsp.,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5年10月16日,保藏编号:CGMCC NO.115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菌在修复六价铬污染农田土壤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菌在修复六价铬污染农田土壤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农田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施用以纤维菌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菌剂,可有效减少土壤中六价铬的含量,减少铬进入植株体内,进而阻止铬通过植株可食器官污染食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菌在六价铬污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菌在六价铬污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菌株还原六价铬过程中pH值为5—9;初始六价铬浓度不超过300mg/kg;铬污染废水中添加蔗糖、葡萄糖、果糖或淀粉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几种的组合,添加量为按废水质量的0.1—1%;铬污染废水中添加硫酸铵、硝酸钾、氯化铵或酵母膏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几种的组合,添加量为按废水质量的0.1—1%;铬污染废水中添加碳酸钙,添加量为按废水质量的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79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