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流起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76786.0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飞龙;赵国松;陈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C1/084 | 分类号: | E03C1/08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座 环形座 周壁 过水间隙 导流环 分流器 分流孔 起泡器 阻水件 阻水圈 恒流 壳体 节水效果 径向向内 内孔孔壁 水流撞击 水压调整 水压作用 压力损失 弹性的 固接 固装 内孔 受压 周面 变形 噪音 包围 伸出 节水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恒流起泡器,包括壳体部分、分流器、环形座和弹性的阻水圈,该环形座、分流器和壳体部分固装在一起。该分流器包括一周壁、一位于周壁内的中心座和一固接周壁和中心座的导流环壁,该周壁处设分流孔,该导流环壁之外周面由中心座至周壁向下且径向渐大布置,该中心座至少部分伸出环形座内孔之上,该中心座和环形座内孔孔壁间形成有过水间隙,过水间隙位于导流环壁之上以使水流经过水间隙后直接流至导流环壁上,可减少水流由过水间隙流至分流孔的压力损失,实现低压时拥有更大的流量,减少水流撞击的噪音。该阻水圈撑接在环形座上且包围并配合中心座,以能利用水压调整过水间隙的过水面积实现节水,水压作用在弹性阻水件时,弹性阻水件受压径向向内变形,节水效果佳,水量保持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流起泡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102926437B,一体式恒流起泡器包括一本体、一突变腔、一固定环以及一分流器。外部水流先流经过滤部件,然后通过该分流口,再经过该分流通道到达该突变腔时因文丘里效应产生的负压使空气从该吸气口吸入,混合后从该出水口流出;所述弹性阻水件直接迎向来自过滤部件的水流,在水压作用下在所述分流口处扩张,改变分流口的有效截面积。本案中:其一,从分流口流出的水流直接垂直冲击在底板,再从分流通道流出,因从分流口流出的水流直接垂直冲击在底板,一方面会大大减少水流压力,造成出水量减少,另一方面会产生噪音;其二,弹性阻水件套接在凸台外,水压作用在弹性阻水件时,因弹性阻水件内侧受限使得弹性阻水件受压径向向外变形,节水效果不佳,水量保持稳定性差。同样,CN202139650U、CN1761791A、CN104047336A也公布了类似CN102926437B的技术,存在类似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恒流起泡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恒流起泡器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恒流起泡器,包括一壳体部分(100)和一装设在壳体部分(100)内的分流器(200),该分流器(200)能分流水流,经分流的水流和因负压吸入的空气混合实现起泡,还包括一环形座(300)和一弹性的阻水圈(400),该环形座(300)、分流器(200)和壳体部分(100)固装在一起;
该分流器(200)包括一周壁(210)、一位于周壁(210)内的中心座(220)和一固接周壁(210)和中心座(220)的导流环壁(230),该周壁(210)处设分流孔(211),该导流环壁(230)之外周面由中心座(220)至周壁(210)向下且径向渐大布置,该中心座(220)至少部分伸出环形座(300)内孔之上,该中心座(220)和环形座(300)内孔孔壁间形成有过水间隙,过水间隙位于导流环壁(230)之上以使水流经过水间隙后直接流至导流环壁(230)上;
该阻水圈(400)撑接在环形座(300)上且包围并配合中心座(220),以能利用水压调整过水间隙的过水面积实现节水。
一实施例之中:该环形座(300)固定装接在周壁(210)之上;该环形座(300)之上凸设有包围环形座(300)内孔之凸壁(310),该阻水圈(400)外侧和凸壁(310)内侧靠接。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过滤器(500),该过滤器(500)装接在凸壁(310)之上。
一实施例之中:该周壁(210)之上周缘向外凸设撑板(212),该撑板(212)之外周缘向上凸设成连接壁(213),该环形座(300)撑接在撑板(212)之上,且通过连接壁(213)和环形座(300)配合将环形座(300)和分流器(200)固装在一起。
一实施例之中:该中心座(220)之对应阻水圈(400)的部分环形间隔布置有多个凸起(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6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