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涡卷弹簧的带钢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6428.X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沈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鑫带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8;C22C38/16;C21D8/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智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姜雯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弹簧 带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钢制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涡卷弹簧的带钢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涡卷弹簧使用的配方中只添加碳、锰、硅、铬等。这样的配方能够满足目前涡卷弹簧的需求,但是该类配方强度略低,且冷却速度过快,渗透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涡卷弹簧的带钢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涡卷弹簧的带钢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选择碳、硅、锰、铬、镍、铜、磷、硫,计算合金组成,使其元素组成符合如下重量百分比,碳0.48~0.76%,硅1.52~2.15%,锰0.52~1.03%,铬0.05~0.45%,镍0.05~0.45%,铜<0.34%,磷<0.039%,硫<0.039%,余量为铁。
(2)熔炼,按照先加锰、镍,后加铬、铜,熔炼温度在1100~1800℃之间;
(3)添加硫、磷进行熔炼;
(4)精炼排渣,添加木炭覆盖熔体表面,使氧化物还原,至熔体清亮,添加硅;
(5)成形,冷却;
(6)加热温度450℃,持续时间2小时;
(7)第一次除磷;
(8)加热温度660℃,持续时间15小时;
(9)粗轧;
(10)第二次除磷;
(11)精轧;
(12)层冷,卷取,打捆。
优选地,所述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碳0.53~0.73%,硅1.60~2.05%,锰0.57~0.98%,铬0.1~0.4%,镍0.1~0.4%,铜<0.3%,磷<0.035%,硫<0.035%,余量为铁。
优选地,所述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碳0.58~0.66%,硅1.72~1.95%,锰0.68~0.81%,铬0.15~0.32%,镍0.15~0.32%,铜<0.28%,磷<0.028%,硫<0.028%,余量为铁。
优选地,所述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碳0.61%,硅1.83%,锰0.72%,铬0.25%,镍0.25%,铜<0.23%,磷<0.022%,硫<0.022%,余量为铁。
优选地,所述熔炼温度为1200-1700℃。
优选地,所述熔炼温度为1300-1600℃。
优选地,所述熔炼温度为15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在配方中添加镍,可以提高带钢强度,也能有效降低冷却速度,提高渗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涡卷弹簧的带钢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反,本发明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涡卷弹簧的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选择碳、硅、锰、铬、钒、镍、铜、磷、硫,计算合金组成,使其元素组成符合如下重量百分比,碳0.48~0.76%,硅1.52~2.15%,锰0.52~1.03%,铬0.05~0.45%,镍0.05~0.45%,铜<0.34%,磷<0.039%,硫<0.039%,余量为铁。
(2)熔炼,按照先加锰、镍,后加铬、钒、铜,熔炼温度在1100~1800℃之间;
(3)添加硫、磷进行熔炼;
(4)精炼排渣,添加木炭覆盖熔体表面,使氧化物还原,至熔体清亮,添加硅;
(5)成形,冷却;
(6)加热温度450℃,持续时间2小时;
(7)第一次除磷;
(8)加热温度660℃,持续时间15小时;
(9)粗轧;
(10)第二次除磷;
(11)精轧;
(12)层冷,卷取,打捆。
以下通过具体应用实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
实施例1
(1)配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鑫带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鑫带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6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黑板擦
- 下一篇:一种低锡硅钼蠕墨铸铁的智能制备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