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76207.2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日龙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1937年,苏联微生物学家克拉西尼科夫和密苏斯金研制了“固氮菌剂”。从而开创了细菌肥料的先河,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微生物肥料都先后停止了大规模生产。1940年前后,亚洲研制了一种以蓝细菌(藻类)为主而用于稻田的生物肥料。其在持续农业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管生物肥料的历史如何,微生物制剂仍继续向前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以极大的精力关注着用于环境和农作物的生物肥料,其原因是这类产品能有效地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无公害和消除环境的污染。因此,要研制出一种既具有肥料功能,又具有消除环境污染的能力,就十分困难。有机肥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籽等)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法规的一类肥料。
目前现有的有机肥制造成本较高,有较大的异味,肥效时间较短,施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肥效持久,发酵时间长,无异味,采用的原料制造成本低的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成:碳酸氢钠、钾明矾、碳酸钙、香兰素、埃洛石、石灰石、粽粑叶、酢浆草、椰子壳、黄豆壳、糠醛渣、酱油渣、葡萄皮、腐植酸钠和项圈藻,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碳酸氢钠15-20份、钾明矾10-15份、碳酸钙8-10份、香兰素4-6份、埃洛石12-14份、石灰石6-8份、粽粑叶18-20份、酢浆草22-25份、椰子壳25-30份、黄豆壳35-40份、糠醛渣18-20份、酱油渣12-15份、葡萄皮10-12份、腐植酸钠7-9份和项圈藻12-1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碳酸氢钠15份、钾明矾15份、碳酸钙10份、香兰素6份、埃洛石14份、石灰石8份、粽粑叶20份、酢浆草25份、椰子壳30份、黄豆壳40份、糠醛渣20份、酱油渣15份、葡萄皮12份、腐植酸钠9份和项圈藻15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碳酸氢钠20份、钾明矾10份、碳酸钙8份、香兰素4份、埃洛石12份、石灰石6份、粽粑叶18份、酢浆草22份、椰子壳25份、黄豆壳35份、糠醛渣18份、酱油渣12份、葡萄皮10份、腐植酸钠7份和项圈藻12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碳酸氢钠17.5份、钾明矾12.5份、碳酸钙9份、香兰素5份、埃洛石13份、石灰石7份、粽粑叶19份、酢浆草23.5份、椰子壳27.5份、黄豆壳37.5份、糠醛渣19份、酱油渣13.5份、葡萄皮11份、腐植酸钠8份和项圈藻13.5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酸氢钠15-20份、钾明矾10-15份、碳酸钙8-10份、香兰素4-6份、埃洛石12-14份和石灰石6-8份投入到反应釜中,保持温度为45-50℃,反应2-3小时,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投入到破碎机中,加工得到40目粉末倒入盆中,在粉末中添加清水,保持清水淹没粉末1-2cm,备用;
3)将粽粑叶18-20份、酢浆草22-25份、椰子壳25-30份、黄豆壳35-40份、糠醛渣18-20份、酱油渣12-15份、葡萄皮10-12份、腐植酸钠7-9份和项圈藻12-15份投入到搅拌机中,保持转速为800-850r/min,搅拌15-20分钟,得到原料渣,备用;
4)将步骤3)所得原料投入到地窖中,保持温度为18-20℃,空气湿度为80-85%,自然发酵30-35天,备用;
5)将步骤2)所得原料与步骤4)所得发酵原料混合均匀,在露天环境中进行二次发酵,静止7-8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日龙,未经张日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6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