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法废气降解再生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1981.4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3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惠;郑志红;田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德尔通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曲志乾;肖太升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废气 降解 再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性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法废气降解再生设备。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研究和应用都比较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行各业(如印刷、制药、石油化工、涂装、喷漆、皮革、电子等)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数量及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燃烧工艺、吸附回收工艺、氧化分解工艺:燃烧工艺主要是通过高温分解使有机废气燃烧后分解为稳定的小分子的无害物质;吸附回收工艺主要是用于吸附回收有利用价值的有机溶剂,从而实现可重复利用;氧化分解工艺主要是通过产生的臭氧将有机废气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等小分子且无害的物质。
但是目前对于小风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并没有单独的处理工艺,而是通过将有机废气进行一定的稀释后在进行处理,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废气治理方法存在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物法废气降解再生设备,包括生物再生池、生物转轮和PLC控制单元,
所述生物再生池内装有微生物营养液,所述生物再生池通过管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生物再生池内微生物营养液的PH值的营养液储槽,所述管路上设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与所述PLC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计量泵两侧的所述管路上分别设有阀门组件;
所述生物转轮上套设有转动皮带,所述转动皮带由电机驱动并带动所述生物转轮在所述生物再生池内周期性匀速旋转,所述生物转轮包括填料区和防止串风的呆滞区,所述填料区随所述生物转轮的旋转循环交替分为吸附区和再生区,所述吸附区和所述再生区上分别填充有微生物填料,有机废气经预处理后进入所述吸附区,有机废气在微生物填料的作用下降解为CO2和H2O,后经高空烟囱排放到大气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生物再生池的底部设有自动排液阀,所述自动排液阀连接所述PLC控制单元并实现与所述计量泵同步启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球阀、单向阀和第二球阀,所述第一球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球阀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单元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生物再生池内的微生物营养液的PH值为6~7,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生物转轮的废气吸附风速为1.5~2.0米/秒。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的转速为2~8转/小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呆滞区内填充有密封材料。
本发明,有机废气经收集及预处理后进入生物转轮中的吸附区,废气在微生物填料中停留时间约3~5秒,气体中的废气成份被微生物填料进行降解,最终转化为CO2和H2O经高空烟囱直接排放,随着生物转轮的循环转动,吸附区和再生区循环交替,保证微生物填料循环再生,重复利用,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能耗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法废气降解再生设备,包括生物再生池30、生物转轮20和PLC控制单元,生物再生池30内装有微生物营养液,生物再生池30内可以通过PLC控制单元自动调节PH值、温度及自动添加营养液的方式来使微生物不断进行繁殖。
生物再生池30通过管路连接营养液储槽40,营养液储槽40用于调节生物再生池30内微生物营养液的PH值,使之保持稳定有效范围,优选的,生物再生池内30的微生物营养液的PH值为6~7,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营养液储槽40的上端设有药液配置口41,当营养液储槽40内的营养液不够充足时,将在外面调好的营养液通过通过药液配置口41倒入营养液储槽4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德尔通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德尔通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1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频无芯感应排放阀
- 下一篇:粗纱机上的铰链结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