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OCs尾气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1265.6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3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耿;朱颖颖;李信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F23G7/07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塔 催化燃烧装置 鼓风机 流向变化 电磁阀 引风机 进气口 废气预处理 处理系统 催化燃烧 尾气吸附 出气口 第一电磁阀 无二次污染 高效净化 净化效果 气口 能耗 尾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OCs尾气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特点是包括废气预处理器、鼓风机、引风机、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和至少两个吸附塔,废气预处理器与鼓风机相连通,每个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鼓风机相连接,每个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引风机相连接,每个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流向变化催化燃烧装置相连接,流向变化催化燃烧装置与引风机相连接,每个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第四电磁阀与流向变化催化燃烧装置的高温气口相连接;优点是本系统可实现对低浓度VOCs尾气的高效净化,且净化效果好、总体能耗低、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废气的净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VOCs尾气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表面涂装、印刷、印染、煤矿瓦斯抽放、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气排放等工业过程中均会产生和排放大量含VOCs的尾气,这类尾气具有排风量大、尾气中VOCs浓度低、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害人体健康的特点,其危害不容忽视。传统的有机废气净化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等,此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对尾气中的VOCs进行富集和回收,但这些方法存在处理效率低、易产生二次污染、受有机物种类限制的缺点。而催化燃烧技术能够将这类尾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同时放出热量。但是在催化燃烧过程中需要将废气加热达到催化剂的最佳使用温度,而由于这类尾气中可燃的VOCs浓度低,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催化燃烧的进行,因此,需要消耗大量额外的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效率高、总体能耗低且无二次污染,适用于低浓度VOCs尾气净化的VOCs尾气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VOCs尾气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包括废气预处理器、鼓风机、引风机、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和至少两个吸附塔,所述的废气预处理器与所述的鼓风机相连通,每个所述的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的鼓风机相连接,每个所述的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的引风机相连接,每个所述的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与所述的引风机相连接,每个所述的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第四电磁阀与所述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的高温气口相连接。
所述的鼓风机通过第五电磁阀与所述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相连接,用于引入低浓度的VOCs废气与脱附后所产生的高浓度VOCs废气相混合,以降低进入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的VOCs废气浓度,避免损伤催化燃烧器内的金属催化剂层。
所述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催化燃烧器,所述的催化燃烧器的进口和出口与所述的吸附塔的出气口或所述的鼓风机之间分别通过进气阀相连接,所述的催化燃烧器的进口和出口与所述的引风机之间分别通过排气阀相连接,所述的催化燃烧器中部的高温气口通过所述的第四电磁阀分别与每个所述的吸附塔的进气口一一对应相连接。
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内设置有惰性填料和金属催化剂层。
所述的吸附塔内的吸附材料为活性炭颗粒或活性炭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系统可实现对低浓度VOCs尾气的高效净化,且净化效果好、总体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其具体实现原理为:大风量、低浓度的VOCs尾气经吸附塔吸附—脱附后浓度提高,并在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装置中周期性往复流动催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后无害排放,燃烧放出的热量部分用于维持催化燃烧过程的进行,部分用于活性炭吸附塔的脱附过程,实现了整个净化过程的自维持运行,减少对辅助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1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