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腹膜透析液加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70898.5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1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宋中仓;陈大鹏;段全晓;李敬东;洪草根;桑楠;秦广乐;郝玉哲;全晓亮;葛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220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腹膜 透析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腹膜透析领域,特别是一种腹膜透析液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时肾病患者肾功能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肾源短缺导致肾移植的患者渐少,而各级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渐趋饱和,腹膜透析正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采用。腹膜透析中自动腹膜透析由于具有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透析效果好、不易引起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等优点,预计未来3~5年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腹膜透析将透析液注入腹腔,腹腔中透析液与人体内毒素进行交换,然后毒素随透析液排除体外。目前腹膜透析所用透析液采用两种方式保证输入透析液温度与人体体温相似,以保证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病人的舒适,一种是治疗前将透析液置入保温箱中,待到达合适问题时取出进行腹膜透析,此方法透析液温度会随治疗的进行,温度不断降低;另一种是采用在输液泵的一端设有加热器,将加热器处理过后的透析液直接泵入人体,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对加热进行干预,且很容易造成温度过高,对透析液和治疗效果均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温迅速、温度控制准确的腹膜透析液加热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腹膜透析液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膜、加热托盘、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温度控制板;
加热托盘用于放置腹膜透析液袋,加热膜设置在加热托盘的背面,为透析液提供热源;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加热托盘和腹膜透析液袋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将测量温度值传输给温度控制板,温度控制板根据预设的透析液温度控制继电器,继电器对加热膜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
(1)本发明通过温度控制板对继电器进行控制,实现对加热膜的温度控制;
(2)本发明在加热膜电源回路上串接温控开关,当加热托盘温度达到预定阈值后自动切断电源回路,实现在温度过高情况下的温控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腹膜透析液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腹膜透析液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膜1、温控开关2、加热托盘3、温度传感器、继电器10和温度控制板12;
加热托盘3用于放置腹膜透析液袋,且具有导热功能,加热膜1设置在加热托盘的背面,为透析液提供热源;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加热托盘3和腹膜透析液袋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将测量温度值传输给温度控制板12,温度控制板12根据预设的透析液温度阈值控制继电器10,继电器10对加热膜1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温控开关2设置在加热托盘背面的加热膜电源主回路中,当加热托盘温度达到预设阈值后自动切断电源。
进一步的,加热托盘上还设置有金属纽扣11,腹膜透析液袋置于金属纽扣11上,金属纽扣11内设置有用于测量腹膜透析液袋的温度传感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6个温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4、第二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金属钮扣11中,用于对透析液进行温度测量,第三温度传感器6、第四温度传感器7、第五温度传感器8、第六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加热托盘3背面,用于对加热托盘3进行温度测量;上述6个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值通过总线传输给温度控制板12。
温度控制板12将获得的透析液、加热托盘3温度值与设置的透析液温度值进行比较,输出PWM控制信号;PWM信号控制继电器10动作,实现对加热膜1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进而将透析液温度稳定在设定值。当透析液或加热托盘3的温度超过一定阈值后,温度控制板12将切断PWM输出,停止加热膜1加热,等待透析液和加热膜1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以下,PWM信号控制继电器10动作,继续加热。
温控开关2独立于温度控制板12外,当加热托盘3温度高于温控开关2设定温度时,温控开关动作,切断220V供电电源,确保加热托盘不产生过高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0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