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吸收性物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70469.8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森谷晶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511;A61F13/4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该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透液性顶部片,其包覆该吸收体的正面侧并且由无纺布构成;以及第二片材,其贴合在顶部片的背面,
在所述顶部片上,以分别在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排列有多个被从背面侧向正面侧挤压而成的挤压隆起部,
所述顶部片的在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相邻的挤压隆起部之间的部位通过加压熔接而与第二片材接合,由此,以在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间断的接合形态形成有多个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组装所述顶部片及第二片材时,
通过从生产线的下游侧进行拉伸来移送作为所述顶部片的无纺布,并且通过压花加工形成所述挤压隆起部,之后,
使所述第二片材的原材料与形成有该挤压隆起部的无纺布的背面对齐,以如下的接合形态将所述无纺布及第二片材的原材料接合:在片材的移送方向即MD方向上相邻的挤压隆起部之间的区域中,以横穿所述区域的CD方向中央位置的方式形成由多个所述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在CD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而成的列,其中CD方向是与MD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在该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的CD方向的间隔部分中,不对所述无纺布及第二片材的原材料进行熔接,且对所述无纺布以与其MD方向两侧相比该无纺布被压缩的程度大的方式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压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接合形态进一步包含:在与在所述MD方向上相邻的挤压隆起部的CD方向中央部相对应的CD方向中央位置,在不形成所述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并且不对所述无纺布及第二片材的原材料进行熔接的情况下压缩所述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接合形态进一步包含:由多个所述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在CD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而成的列在所述区域中在MD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列,并且,在该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的CD方向的间隔部分中,在不对所述无纺布及第二片材的原材料进行熔接的情况下压缩所述无纺布,在该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间隔部分中,不对所述无纺布及第二片材的原材料进行熔接、并且与所述CD方向的间隔部分相比所述无纺布被压缩的程度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使用如下部件:压入辊,其在周面上按照所述挤压隆起部的排列形态形成有多个压入凸部;凹辊,其与该压入辊对置,具有与压入凸部相对应的凹部,并且在这些凹部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所述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的接合凸部和用于进行所述压缩的压缩凸部;以及接合辊,其与该凹辊对置,
通过从生产线的下游侧进行拉伸而移送作为所述顶部片的无纺布,并且,将该无纺布夹在所述压入辊与凹辊之间,通过使所述压入辊的凸部压入所述凹辊的凹部内而形成所述挤压隆起部,之后,在直接卷绕在凹辊上而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通过从生产线的下游侧进行拉伸将所述第二片材的原材料送入到作为顶部片的无纺布的外侧,将这些作为顶部片的无纺布及第二片材的原材料夹在凹辊与接合辊之间,并在凹辊的接合凸部与接合辊的周面之间进行加压熔接,由此,形成所述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
5.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体;透液性顶部片,其包覆该吸收体的正面侧并且由无纺布构成;以及第二片材,其贴合在顶部片的背面,
在所述顶部片上,以分别在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排列有多个被从背面侧向正面侧挤压而成的挤压隆起部,
所述顶部片的在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相邻的挤压隆起部之间的部位通过加压熔接而与第二片材接合,以在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间断的接合形态形成有多个点状的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
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部片的在片材的移送方向即MD方向上相邻的挤压隆起部之间的区域中,由多个所述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在CD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而成的列以横穿所述区域的CD方向中央位置的方式形成,其中CD方向是与MD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该顶部片与第二片材的接合部的CD方向的间隔部分成为不对所述顶部片及第二片材进行熔接并且与其MD方向两侧相比所述顶部片被压缩的程度大的压缩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王制纸株式会社,未经大王制纸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04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负离子卫生巾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打鼾治疗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