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开关试验架及其测试静触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69500.6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9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鹏;王亚辉;王赏;时彦文;潘红旗;胡广林;樊俊超;王海军;王俊平;王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触头 主闸刀 吊运 钢丝绳 固定架 静触杆 测试 垂直导线 隔离开关 试验架 垂直布置 导线连接 间隔布置 上下平行 竖向延伸 位置处 触杆 两组 避开 干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试验架及其测试静触头。测试静触头,包括上下平行间隔布置的固定架和静触杆,静触杆处于固定架的下方,静触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固定架的对应端,静触杆两端的导线中至少一个为沿竖向延伸布置的垂直导线。这样在进行吊运主闸刀部分时,吊运主闸刀部分的两组钢丝绳可从垂直导线的两侧经过,以吊运主闸刀部分到达测试静触头正下方的位置处,即通过将导线的垂直布置来避开钢丝绳,避免与吊运主闸刀部分的钢丝绳干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试验架及其测试静触头。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每台高压隔离开关产品的主闸刀均要进行出厂试验,以前为了模拟电站的状况,试验架均按照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传统的试验架如图1至3所示,主要由试验平台101和测试静触头102组成,试验平台101上设有供主闸刀部分103的底座安装的装夹位,测试静触头102处于试验平台101的正上方,该测试静触头102选用普通的静触头,包括上下平行间隔布置的固定架121和静触杆122,静触杆122处于固定架121的下方,静触杆122的两端分别通过圆环形的环形铝绞线123吊挂固定在固定架121的对应端部上。在对隔离开关进行试验时,要对装配完成后的所有产品进行逐台试验,因测试静触头102是固定的部分,中间不存在有运动的部件,故只对主闸刀部分103进行试验,但在吊装主闸刀部分103时,其重心部分正好需安放在测试静触头102的正下方,吊车的钢丝绳104与静触杆122的绞线环发生干涉,久而久之造成吊车钢丝绳104的弯曲、扭转、变形、断股等情况的发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安装与拆卸产品时,必须由多名工人相互配合,推动产品到正确的安装位置,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与吊运主闸刀部分的钢丝绳干涉的测试静触头,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测试静触头的隔离开关试验架。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中测试静触头的技术方案如下:
测试静触头,包括上下平行间隔布置的固定架和静触杆,静触杆处于固定架的下方,静触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固定架的对应端,静触杆两端的导线中至少一个为沿竖向延伸布置的垂直导线。
两导线中一个为垂直导线,另一个为圆环形的圆环导线。
垂直导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固连在静触杆和固定架上,连接件包括固定在静触杆或固定架上的导线接套,导线接套上开设有供垂直导线的端部插入的导线插孔,导线插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导线插孔垂直布置的锁紧孔,锁紧孔内旋装有用于将垂直导线顶紧在导线插孔内的顶丝。
顶丝的内端和垂直导线的外周之间装配有沿轴向导向移动装配在锁紧孔中的锁块,所述顶丝的内端顶压在锁块的外侧,锁块的内侧凸设有顶压在垂直导线的外周面上的锁牙。
锁块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取出螺孔,取出螺孔与锁紧孔的轴线平行或重合。
本发明中测试静触头的技术方案如下:
隔离开关试验架,包括测试静触头及其正下方设置的试验平台,测试静触头包括上下平行间隔布置的固定架和静触杆,静触杆处于固定架的下方,静触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固定架的对应端,静触杆两端的导线中至少一个为沿竖向延伸布置的垂直导线。
两导线中一个为垂直导线,另一个为圆环形的圆环导线。
垂直导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固连在静触杆和固定架上,连接件包括固定在静触杆或固定架上的导线接套,导线接套上开设有供垂直导线的端部插入的导线插孔,导线插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导线插孔垂直布置的锁紧孔,锁紧孔内旋装有用于将垂直导线顶紧在导线插孔内的顶丝。
顶丝的内端和垂直导线的外周之间装配有沿轴向导向移动装配在锁紧孔中的锁块,所述顶丝的内端顶压在锁块的外侧,锁块的内侧凸设有顶压在垂直导线的外周面上的锁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9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