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切割液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7903.7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5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武斌;汪莉;普天强;朱勇彪;章健;刘阳;黄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思朴超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36 | 分类号: | B23H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罗攀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切割液的更换或输送领域,具体地,涉及线切割液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线切割液一般具有良好的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的功能,还具有其他的特殊性能:有一定的电介强度、去游离、灭弧、防止断丝和使用寿命长、安全无毒等。用合适的线切割液可获得理想的加工光洁度和加工效率,并能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线切割液在线切割的领域中有很强的作用,对于线切割液在线切割机容纳罐中的高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过低会影响线切割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那么设计一种方便线切割液输送的线切割液输送系统成为一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切割液输送系统,该线切割液输送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线切割液液面由于蒸发会降低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对线切割液的补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切割液输送系统,该线切割液输送系统包括线切割机容纳罐、储液罐、运输机构、液面感应模块和中控模块,所述运输机构和液面感应模块耦接于所述中控模块,所述运输机构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线切割机容纳罐,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液罐;所述液面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线切割机容纳罐的内部,在感应到所述线切割液的情况下,输出第三低电平,否则,输出第三高电平;在接收到所述第三高电平的情况下,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运输机构将所述储液罐中的线切割液输送至所述线切割机容纳罐中。
优选地,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水管和动力单元,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线切割机容纳罐和所述储液罐,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水管中,以给所述线切割液提供动力。
优选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源、触发开关和水泵,所述触发开关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中控模块,以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行闭合或断开,在所述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电源、触发开关和水泵形成一条闭合的回路。
优选地,该线切割液输送系统还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被配置成电连接于所述触发开关,且设置于所述水管上,在所述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电磁阀、电源和触发开关形成一条闭合的回路,所述电磁阀得电打开。
优选地,所述液面感应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和数模转换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设置于所述切割机容纳罐中,以判定是否感应到所述线切割液,且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数模转换单元;所述数模转换单元将感应所述线切割液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且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中控模块以输出所述数字信号。
优选地,所述储液罐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优选地,该线切割液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感应模块和第二温度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线切割机容纳罐中,以感应所述线切割机容纳罐中的线切割液的温度,在所述线切割机容纳罐中的线切割液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输出第一高电平,否则输出第一低电平;
所述第二温度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储液罐中,以感应所述储液罐中的线切割液的温度,在所述储液罐中的线切割液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输出第二高电平,否则输出第二低电平所述中控模块进行判定: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高电平、第二高电平和第三高电平的情况下,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冷液罐中的线切割液输送至所述储液罐中。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线切割液输送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线切割液液面由于蒸发会降低的问题,通过液面感应模块感应所述线切割液的平面所在位置,从而实现线切割液的输送,通过中控模块实现整个机械装置的控制,根据需求实现线切割液的运输。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线切割液输送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切割机容纳罐2储液罐
3运输机构31水管
32动力单元321水泵
4通气孔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思朴超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思朴超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7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