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合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7009.X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卢运明;周安善;温永煌;艾咏平;马春苓;王维部;张碧松;熊伟;曹叔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得宝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海口卡斯哈善生物光合反应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2;C12M1/24;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合 微生物 培养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合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以及装置。光合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光合反应管(100)的两端分别连接空气源(200)和真空泵(300);S200、启动真空泵(300),光合反应管(100)中真空泵(300)一端的压力低于空气源(200)一端的压力,从所述空气源(200)进入的空气沿着所述光合反应管(100)流动、从所述真空泵(300)流出。本发明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真空泵驱动空气流动和氧气排出,实现了养殖液的往返式流动和整体循环流动,并对管内气体的排出和外部气体的进入交换能够进行精细调控,具有耗能极低、结构简单、容易进行标准化的生产组装等特点,为光合微生物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装备制造提供借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采用气压驱动的光合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球上所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生物中,光合微生物尤其是藻类和光合细菌等具有超强的光能转化效率(15-18%)。而且能够利用简单的无机盐类,在适宜的温度、水气环境条件下,短期内生产出大量的生物质。其生物产量约占到全部生物总量的三分之二。象作为人们主食的小麦、水稻、马玲薯等碳3作物光能转化率只有1%,具有较高效率的碳四作物如甘蔗、玉米也不过3-5%。因此这些光合微生物成为人们利用太阳能来制造食品、饲料、能源、水产饵料、药品和含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健康产品的巨大潜力所在。
为了能够进行高光效、高密度、高产量、高质量的生物产品工业化生产,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都把研发封闭式生物反应器作为藻类和光合细菌等实现产业化的主要装备,封闭型系统具有培养参数可控、受外界因素干扰小、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开放式设备容易浸染杂藻、杂菌、昆虫,严重限制了开放型培养系统的使用,封闭式生物反应器可以较好的解决。
当前封闭式生物反应器有管道式、平板式、柱状气升式、搅拌罐发酵式、薄膜袋平放、斜放、吊立式等类型,并申请获得了大量有关专利。从实际应用来看,以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发展最快,因其可靠性、延续伸展性、容易规模化生产和成本较低最有发展前景。然而,制约管道式发展的瓶颈技术如:活性氧的排除问题、动力系统对细胞易于造成损伤的剪切力问题、管道较难清洗和不能完全封闭式运转等难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当中、细胞依靠体内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简称Rubisco)和NADPH合成有机物(Calvin循环)产生大量活性氧分子、若不及时清除这些氧分子将会对细胞的光合器官造成伤害。而且Rubisco的催化作用也受到严重影响,因为其易于和氧结合导致固碳效果降低,最终导致光合效率大大下降。因此,现有的光合反应器中需要设置专门的排气或者排氧装置,例如,中国CN 102365356A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特别是藻类的光合微生物培养的光合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光合反应管、至少一个返回管、至少一个用于循环液体培养介质的装置、至少一个气体注射装置以及定位在反应器的顶部内的至少一个排气装置其中气体注射装置的放置和/或反应管或返回管的构造被设计成使得经由注射装置注射的气体通过在反应管内沿着低到高的流动方向循环而再次升高到排气装置,使得注射气体和液体培养介质在反应通道的大致水平的反应区段内形成气体/液体两相流动。中国CN 2744690A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性藻类及微生物光合反应器,包括:一光合反应管路,其为一透光管路;一加压输液部件,其入口端连通于该透光管路的出口端;以及一排氧及调节部件,其包括一中空的喷射排氧装置和一中空的液面调节装置,该喷射排氧装置包括相组接的一排氧筒和一集液筒,该排氧筒设有一进液口、一上排气口和一中空管壁,该进液口连通于该加压输液部件的出口端,该上排气口位于该排氧筒的顶端,该中空管壁自该上排气口向下延伸且相对地位于该进液口的内侧,该液面调节装置包括一调节筒,该调节筒连通于该集液筒,该透光管路的入口端连通于该调节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得宝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海口卡斯哈善生物光合反应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得宝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海口卡斯哈善生物光合反应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7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小麦赤霉病安全快速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