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效节能型润滑油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6811.7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石俊峰;杨操;赵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蟠润滑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07/28;C10M129/54;C10M135/00;C10N40/25;C10N30/06;C10N3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朱磊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润滑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全效节能型润滑油组合物,属于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成为影响汽车及相关工业发展的两大因素。发动机不断升级换代,设计尺寸越来越小,输出功率越来越高,对发动机的清净,分散和抗氧抗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全球油价的高涨和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对汽车燃油经济性也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L,到2020年,乘用车的平均燃料消耗降低每百公里5.0L,这对汽车节能水平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改善汽车燃油消耗的各种途径中,通过润滑油配方技术来改善燃油经济的成本远低于其他方法如改变发动机设计、改善燃油品质等,因此,节能型润滑油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润滑油节能技术提高燃油经济性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适当降低油品粘度,二是采用有机摩擦改进剂来降低机件间的摩擦损耗。在流体润滑和弹性流体润滑状态下,降低油品黏度级别可减少流体动力学阻力,降低能耗,但需注意发动机的耐久性。在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状态下,加入有机减摩剂可有效降低边界摩擦损耗,但需注意摩擦改进剂在油品使用中对提高燃油经济性的保持性。发动机不同部位的摩擦状态随着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在研制节能型发动机油时需平衡不同摩擦状态下的减摩节能效果。申请人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09115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制备节能润滑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微米级的石墨粉来减低机间表面之间的摩擦,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石墨粉在油品中的稳定性会变差,沉积于发动机油底壳,不能起到很好的燃油经济性保持能力,而且该油品的高温润滑性相对较差,在高速低载荷工况下不具备节能效果。公开号为CN10351576A、CN103497815A和CN10392372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抗磨节能润滑油,上述申请中均采用加入油溶性的有机钼盐来降低摩擦系数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其缺陷在于:有机钼盐仅在高温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减摩物质后吸附在金属表面,从而产生减摩效果,在低温时减摩能力较弱,且随着油品使用时间的延长,有机钼与油品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发生反应,会导致有效钼含量逐渐下降,摩擦阻力增大,燃油消耗反而增大。公开号为CN101481638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节能减排型重卡专用纳米抗磨润滑油及其制作方法,该专利主要针对重负荷柴油发动机,且油品的粘度较高,在发动机摩擦部位处于流体润滑状态时反而会增加燃油消耗,不具备综合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全效节能型润滑油组合物,确保在整个换油周期内具有持久的节能减摩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全效节能型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其中,所述基础油为加氢异构化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或酯类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酯类油为100℃运动粘度在10-300mm2/s范围内的极性聚酯合成油,且在润滑油中的含量大于等于5%。
所述发动机油复合剂为满足APISL以上级别的发动机油复合剂。
所述清净剂为烷基水杨酸钙与烷基水杨酸镁的混合,且两者的质量比为4:1-1:4。
所述摩擦改进剂为硫化甘油三酯与油溶性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盐的混合,且两者的质量比为3:7-5:5。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乙烯丙烯共聚物或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
所述降凝剂为聚-α烯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润滑油100℃运动粘度为5.6-12.5mm2/s,且高温高剪切粘度大于等于2.9mPa.s。
本发明的全效节能型润滑油,通过上述组分的配伍,使油品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润滑油基础油含有一定量的中等极性聚酯合成基础油,使得油品高温时具有良好的粘度保持能力和出色的润滑性,与摩擦改进剂发生协同作用提高减摩效果,且不会与摩擦改性剂发生竞争吸附而影响摩擦改进剂作用的发挥,并对发动机内部积碳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而传统润滑油中多采用高极性的酯类油如三羟甲基丙烷酯等,在高温时会对摩擦改进剂作用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蟠润滑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龙蟠润滑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6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功率的即热式水龙头
- 下一篇:无泄漏组合填料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