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向充电移动终端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65912.2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9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向 充电 移动 终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向充电移动终端和方法,用于对智能终端进行充电,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反向充电模式或数据线充电模式;数据线充电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数据线充电;无线充电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无线充电;驱动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用于所述驱动无线充电模块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充电方式,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反向充电从而达到给其他智能终端充电的目的;既可以使用数据线充电,也可以使用无线充电,方便了用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向充电移动终端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用户经常需要长时间的使用,这使得解决充电问题成了现有移动终端在使用时的一大难题,当用户在室外时经常会因为无法及时充电而错过一些紧急事情,现有技术在移动终端需要充电,而附近没有固定电源进行充电时,往往使用移动电源来进行充电,充电不方便,且移动电源往往只能实现数据线充电的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向充电移动终端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不方便,且移动电源往往只能实现数据线充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向充电移动终端,用于对智能终端进行充电,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反向充电模式或数据线充电模式;数据线充电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数据线充电;无线充电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无线充电;驱动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用于所述驱动无线充电模块进行充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终端充电完成后进行报警提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发射端,用于发送电磁信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充电;接收端,用于将反馈的电压和电流信息发送至所述发射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端包括: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电压和电流信息控制所述发射端调整并发送无线充电的电磁信号;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电压和电流信息,并将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电压和电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一天线,连接于所述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电压和电流信息并将电压和电流信息发送至所述传感器,以及发送无线充电的电磁信号;驱动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一天线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第一天线发送无线充电的电磁信号。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控制器,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反馈调整后电压和电流的信息;电压调整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充电的电压信息调整充电电压;电流调整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智能终端充电的电流信息调整充电电流;第二天线,连接于所述电压调整件和所述电流调整件,用于接收对所述智能终端充电的电压和电流信息,并将经过所述电压调整件和所述电流调整件调整后的电压和电流信息反馈至所述发射端;负载,用于防止所述接收端负载过大烧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向充电方法,涉及上述的反向充电移动终端,所述反向充电方法包括步骤:S1、所述智能终端发出充电请求;S2、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反向充电模式;S3、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智能终端之间是否有数据线连接;若是,则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数据线充电模块对所述智能终端终端进行充电;若否,则进入步骤S4;S4、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充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5、在充电完成后进行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5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