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得到孔径分布曲线及样品比表面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64377.9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田园媛;陈青;闫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得到 孔径 分布 曲线 样品 表面积 方法 | ||
1.一种得到孔径分布曲线及样品比表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页岩样品有限量测试点的相对压力Pr和吸附量V,所述相对压力Pr为平衡压力P与实验温度下吸附气体的饱和蒸汽压Po的比值,所述吸附量V的单位为cc/g;
b、通过Langmuir、BET、Freundlich等温吸附公式建立新的等温吸附公式其中V为吸附量,cc/g;Pr=P/Po,P为平衡压力,MPa,Po为饱和蒸汽压,MPa;A、B、C、M、N、K为待定指数;
c、通过Langmuir、BET、Freundlich等温吸附公式确定新的等温吸附公式中各参数的物理化学含义、用于约束实际页岩样品在函数拟合时参数取值范围的各个参数的变化区间;
d、通过新的等温吸附公式对步骤a中采集的页岩样品的相对压力Pr和吸附量V进行拟合,获得页岩样品的等温吸附式,用以完整描述页岩样品包含单层吸附、多层吸附及毛细凝聚的等温吸附过程;具体的是通过方程拟合,得到参数A,B,C,M,N,K的值;具体的是:M,N,K正比于其中ΔHm为吸附焓,J;Vm为单层最大吸附量,cm3/g;c为与吸附热相关的系数,R为摩尔气体常量,J/(mol·K);T为实验温度;
e、得到页岩样品的等温吸附式、样品的比表面积及样品的孔径分布曲线;
所述的各个参数的变化区间具体的是: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式中Vm及BET等温吸附式中c值确定新的等温吸附式中参数A的取值范围,具体是指:依据Vm0,c2,即A0;根据BET等温吸附式中的c值确定新的等温吸附式中的参数B、C的范围,具体的是:依据等温吸附曲线形态和c值的关系,确定c2,即B0,C0;根据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中的ΔHm确定新的等温吸附式中的参数M,N,K的范围,具体的是:依据ΔHm0,即M0、N0、K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得到孔径分布曲线及样品比表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的等温吸附式中物理化学量计算具体的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得到孔径分布曲线及样品比表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得到样品比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得到孔径分布曲线及样品比表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孔喉分布图具体的是:
(1)选取m个页岩样品数据点(Pr,V);
(2)在Pr∈(0,1)范围内插入n个Pr值:n个Pr值在区间(0,1)内较均匀分布;且所取n个Pr值与步骤(1)中m个Pr值不重复;m+n≥50;
(3)通过新的等温吸附式计算n个Pr值对应的V值,得到n个(Pr,V)数据点;
(4)根据m+n个数据点,通过公式得到每个Pr值对应的rk值;通过公式得到每个Pr值对应的t值;通过公式rp=rk+t得到每个Pr值对应的rp值;通过公式ΔVi=Vi-Vi-1得到每个Pr值对应的ΔV值;以最大Pr值对应的V值为总体积量VT,计算各每个Pr值对应的ΔV值占总体积量VT的百分比f;
(5)以rp为横轴,ΔV为主纵坐标轴,f为次纵坐标轴作孔喉分布直方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43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