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在制备抑制近视药物上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63649.3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4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翔天;瞿佳;黄芙蓉;万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496 | 分类号: | A61K31/496;A61P27/10 |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d2 受体 部分 激动剂 制备 抑制 近视 药物 应用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在制备抑制近视药物上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应用多巴胺D2R部分激动剂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来稳定多巴胺D2受体在近视中的作用,Aripiprazole抑制了形觉剥夺性近视过程中的玻璃体腔以及眼轴的延长,从而抑制动物实验性近视的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视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在制备抑制近视药物上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多巴胺(dopamine, DA)是视网膜上的一种神经递质,我们和前人发现在动物实验发现近视形成过程中视网膜内多巴胺含量减少,在恢复期又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其变化规律与形觉剥夺性近视转归程度高度一致,提示多巴胺参与了近视的形成。同时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的非选择性激动剂阿扑吗啡(APO)能抑制小鸡和猴子近视的进展,进一步支持多巴胺对近视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户外活动可减少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户外较强的光照强度有关,而多巴胺的合成及分泌受光照所调控,因此多巴胺可能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我们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可促进白化豚鼠的自发高度近视,同时可促进小鼠和三色豚鼠的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进展;反之,选择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白化豚鼠的自发高度近视并以及小鼠和三色豚鼠的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进展。证明了激动多巴胺D2受体可以促进近视的发生发展而拮抗多巴胺D2受体则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同时我们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多巴胺D2受体KO小鼠屈光发育往远视方向偏移,其形觉剥夺近视的作用受到部分抑制,这也提示D2拮抗可抑制近视形成。因此,多巴胺D2R对近视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Aripiprazole,是一类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也被称作多巴胺稳定剂。与完全激动剂相比,部分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更强,但内在活性却不及完全激动剂。部分激动剂,既可以作为功能性的激动剂,又可以作为功能性的拮抗剂,这主要取决于周围神经递质的水平。在缺乏完全激动剂的条件下,部分激动剂显示出功能性的激动作用,从而与受体结合产生应答。而在完全激动剂存在的条件下,部分激动剂又显示出功能性拮抗作用,从而与受体结合减少应答。因此,利用Aripiprazole的独特药理学作用,可以稳定多巴胺D2R在近视中的作用,从而来抑制近视的形成。
到目前为止尚无发现有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对近视的作用报道。因此,我们猜想,可以通过稳定多巴胺D2受体在近视形成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干预近视发生发展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在制备抑制近视药物上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在制备抑制近视药物上的应用。
所述的部分激动剂为阿立哌唑(Aripiprazole) 。
所述的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在抑制近视上的用量为5-15 mg/kg/day。
所述的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在抑制近视上的用量为10mg/kg/day。
一种所述的一种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黑暗条件下,将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溶于20%二甲基甲酰胺溶液(DMF)中,用乙酸调节PH至5~6,并使其完全溶解,在黑暗条件下腹腔注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在制备抑制近视药物上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应用多巴胺D2R部分激动剂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来稳定多巴胺D2受体在近视中的作用,Aripiprazole抑制了形觉剥夺性近视过程中的玻璃体腔以及眼轴的延长,从而抑制动物实验性近视的形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3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