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牌照安装总成和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62950.2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南;朱孟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黄健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牌照 安装 总成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牌照安装总成和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投入使用的时候需要在汽车上安装牌照,国内牌照的上部具有一对对称的安装孔,国内牌照的下部具有另一对对称的安装孔,需要在汽车的外板上设置与国内牌照的各安装孔对应的螺纹孔;而欧盟牌照的中间具有一对对称的安装孔,需要在汽车的外板上设置与欧盟牌照的各安装孔对应的螺纹孔。
现有技术中,在汽车的进出口时,为满足汽车的牌照的安装,需要根据国内牌照的安装孔和欧盟牌照的安装孔去设计开发出两种汽车的外板,一种外板上开设与国内牌照的安装孔相对应的螺纹孔,另一种外板上开设与欧盟牌照的安装孔相对应的螺纹孔。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根据国内牌照的安装孔和欧盟牌照的安装孔去设计开发出两种汽车的外板,从而会增加汽车开发的成本,并且降低汽车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牌照安装总成和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根据国内牌照的安装孔和欧盟牌照的安装孔去设计开发出两种汽车的外板,从而会增加汽车开发的成本,并且降低汽车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牌照安装总成,包括:
牌照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牌照安装板上的并依次啮合的第一左齿轮、第二左齿轮、中心齿轮、第一右齿轮和第二右齿轮;
所述第一左齿轮、所述第二左齿轮、所述第一右齿轮和所述第二右齿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右下连杆,所述左上连杆、所述左下连杆、所述右上连杆、所述右下连杆上分别活动连接有用于连接牌照的左上安装板、左下安装板、右上安装板和右下安装板;
在所述中心齿轮朝向所述第二左齿轮所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中心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左齿轮上的左上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左齿轮上的左下安装板相向运动之后贴合,并且所述中心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右齿轮上的右上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右齿轮上的右下安装板相向运动之后贴合;
在所述中心齿轮朝向所述第一右齿轮所在的方向旋转时,所述中心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左齿轮上的左上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左齿轮上的左下安装板反向运动,并且所述中心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右齿轮上的右上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右齿轮上的右下安装板反向运动。
如上述所述的牌照安装总成中,所述中心齿轮上固定设置有旋钮,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旋钮为一体成型的;
在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旋钮带动所述中心齿轮旋转。
如上述所述的牌照安装总成中,所述第一左齿轮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右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左齿轮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右齿轮的直径;
所述中心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左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左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左齿轮的直径。
如上述所述的牌照安装总成中,所述中心齿轮包括中心齿轮轴承和中心齿轮环;
所述中心齿轮轴承与所述牌照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中心齿轮环与所述中心齿轮轴承活动连接,并且所述中心齿轮环用于环绕所述中心齿轮轴承的中心轴旋转。
如上述所述的牌照安装总成中,所述中心齿轮轴承上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牌照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相对于所述牌照安装板运动的第一限位支柱和第二限位支柱;
在所述中心齿轮朝向所述第二左齿轮所在的方向旋转到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限位支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合;
在所述中心齿轮朝向所述第一右齿轮所在的方向旋转到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限位支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合。
如上述所述的牌照安装总成中,所述第一限位支柱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柱轴承和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支柱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柱轴承和第二限位杆;
所述第一支柱轴承、所述第二支柱轴承分别与所述牌照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柱轴承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支柱轴承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中心齿轮的中心轴线对称。
如上述所述的牌照安装总成中,所述第一限位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限位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起;
在所述中心齿轮朝向所述第二左齿轮所在的方向旋转到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合时,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中心齿轮的中心轴线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边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凸起背离所述中心齿轮的中心轴线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侧边成第三预设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2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根换热管成形装置
- 下一篇:卷制轴套专用单向双通道卧式整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