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62361.4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8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廖海欧;田竣;徐兆春;丁晖;李杰民;王成伟;李明亮;黄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底板 保护 系统 | ||
1.一种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包括加压装置和温度传感器(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感应装置(3)和浇注料(6),其中:
所述加压装置直接或者通过压力感应装置(3)作用于上翘炉底封板(5)的上翘的周边上;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炉底H粱(9)和上翘炉底封板(5)之间的缝隙中;所述浇注料(6)填充于炉底H粱(9)和上翘炉底封板(5)之间的缝隙中;
所述加压装置为锚栓加压装置(2),包括预埋锚栓(21)、压板A(22)、螺母A(23)和垫块(24);所述预埋锚栓(21)底端插入在高炉炉壳(10)外侧、高炉基础(8)预留的基础钻孔(34)内,上部穿过压板A(22),并和压板A(22)滑动连接;压板A(22)底端面的一端压在垫块(24)上表面,另一端直接或者通过压力感应装置(3)作用于上翘炉底封板(5)的上翘的周边,其上端面通过螺母A(23)和预埋锚栓(21)的顶部螺纹往下螺旋施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置的顶板(31)、压力传感器(32)和底板(33);所述垫块(24)底部垫有垫板(25);所述垫板(25)和底板(33)的厚度根据上翘炉底封板(5)的上翘高度或锚栓加压装置(2)螺旋施压行程来调整压板A(22)两端的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装置(4),所述压紧装置(4)的主体截面呈左右不对称的“土”字形,包括互相平行的压板B(43)和基板(44),以及穿过压板B(43)后固定连接在基板(44)上的螺栓(41);并通过螺母B(42)调节压板B(43)的高度;所述基板(44)插入上翘炉底封板(5)底部和炉底H粱(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并通过压板B(43)压在上翘炉底封板(5)上翘的周边,旋转螺母B(42)压实上翘炉底封板(5);所述螺栓(41)和基板(44)的连接处、螺栓(41)两侧分别焊接有筋板A(45)和筋板B(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4)和压力传感器(32)在预埋锚栓(21)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浇注料(6)的外围固定有环形挡圈(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为2个1组,在环形挡圈(7)至炉底H粱(9)和上翘炉底封板(5)之间的缝隙尽头均匀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32)为相邻的4个1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为16组,所述压力传感器(32)为4组,在高炉底面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锚栓加压装置(2)和压紧装置(4)在高炉底面圆周错开后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料(6)为高导热自流浇注料,包括SiC、刚玉、减水剂、分散剂和含水粘合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料(6)各配料的重量份数为:SiC,80~90份;含水粘合剂,20~30份;刚玉,9~19份;减水剂和分散剂共1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炉底板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力矩扳手紧固安装螺母A(23)和螺母B(42),对锚栓加压装置(2)、压力感应装置(3)和压紧装置(4)加压,并按同样力矩紧固,保持锚栓加压装置(2)、压力感应装置(3)和压紧装置(4)对上翘炉底封板(5)的上翘周边施加相同压力;4组所述压力传感器(32)分别连接4个仪表箱,压力传感器(32)信号接入仪表箱内的重量变送器,通过重量变送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送给称重仪表,称重仪表能够同时显示每一个压力传感器(32)的压力信号和4个压力传感器(32)的总压力,并且通过模拟量信号或总线信号远距离传送给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23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