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栀子苷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62017.5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方婧;战皓;柳梦婷;付梅红;李耿;杨滨;李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马云超 |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栀子 含量 红外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对栀子中的栀子苷含量进行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药质量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中药市场还存在质量问题,采取一种分析技术对假、劣伪中药材的鉴定,是改善中药市场现状,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的有效方法。
中药材的鉴别其实就是一种化学模式识别,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很容易造成掺伪、产地混杂等状况,受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以栀子为例,不同产区栀子中栀子苷含量不尽相同,而这些差异直接反映在栀子光谱上,色谱法是在中药材提取物的研究中应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技术最成熟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但是使用色谱中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存在待改进之处,如HPLC做定量分析需要消耗甲醇、乙腈等大量有机溶剂,样品测定前处理时间长,不利于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对栀子中的栀子苷含量进行快速、准确、高效的分析的方法。
该种栀子苷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样品模型建立步骤:利用液相色谱法对样品栀子中的栀子苷含量进行检测,以形成样品模型集合;
待检品扫描步骤:对待检测的栀子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
待检品模型建立步骤: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扫描的栀子近红外光谱进行数据建模,从而形成建模集合和验证集合;
待检品模型降噪步骤:利用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法对建模集合和验证集合进行数据降噪处理;
计算步骤:将样品模型集合、建模集合和验证集合导入到红外光谱分析设备中,基于样品模型集合对待检测的栀子中的栀子苷的含量进行计算;
交叉验证步骤:对所述建模集合和验证集合进行交叉验证。
优选地,所述样品模型建立步骤包括: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步骤:将栀子苷标准品置容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标准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步骤:取栀子粉末,加入甲醇,称定重量之后进行超声处理,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设定色谱条件步骤: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混合物为流动相;以及设定检测波长,柱温和流速;
样品测定步骤:分别精密吸取标准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在所述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栀子苷含量。
优选地,在所述待检品扫描步骤中,使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对待检测的栀子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该扫描参数为:扫描范围:10000~4000cm-1,扫描次数:64次,分辨率:16cm-1。
优选地,所述红外光谱分析设备中包括有TQ-Analyst光谱分析软件。
本发明先根据HPLC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再测定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栀子苷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使用近红外光谱建立的栀子苷定量分析模型R^2为0.9606,RMSEP值为0.220;校正集R^2为0.9725,RMSEC值为0.2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以实现对中药材直接、无损的定量鉴别和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栀子苷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栀子苷粉末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图;
图3为栀子苷近红外光谱含量测定模型图;
图4为栀子苷近红外光谱含量交叉验证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栀子苷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方法,该方法涉及如下仪器: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Antaris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配有积分球漫反射采样系统、样品旋转台、液体样品管、Result操作软件和TQAnalyst光谱分析软件(美国Thermo公司);YUEPINGFA1004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TOLEDO电子分析天平;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FW1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参见如图1,首先,样品模型建立步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栀子中的栀子苷含量进行检测,以形成样品模型集合。具体的,该步骤可由如下步骤完成:标准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定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置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制成浓度为0.0352mg/mL的标准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2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