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的宽光谱、可独立调谐双波长参量振荡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61065.2 | 申请日: | 2015-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李卓;李倩文;王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S3/094 | 分类号: | H01S3/094;H01S3/081;H01S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 光谱 独立 调谐 波长 参量 振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参量振荡器(OPO),特别涉及一种紧凑的宽光谱、可独立调谐双波长参量振荡器,属于激光技术、非线性光学领域。
背景技术
双波长激光器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遥感探测、光谱物理等领域。虽然产生双波长激光输出的方式很多,但传统双波长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受激光增益介质谱线宽度的限制,调谐范围仅为GHz;且不易实现波长间隔的调谐及相对强度的控制。
光学参量振荡器、差频参量发生器是获得宽光谱可调谐激光输出的有效手段。当采用周期性极化介质作为非线性参量晶体时,通过对极化周期的选择可实现在晶体通光范围内的宽光谱调谐。
当采用光学参量振荡器时,为获得低阈值、高效率非线性频率转换,通常采用单谐振方式,如信号光谐振,闲频光输出。因此,要获得双波长输出需要使用两台光学参量振荡器;结构复杂、研制成本高昂。
而采用传统的差频参量发生器时,产生不同波长需要有不同波长的信号光注入,大大增加了研制成本;此外,输出波长的控制受参加差频参量作用信号光光源的限制,输出激光波长不易于实现宽光谱连续调谐。
此外,无论光学参量振荡器还是差频参量发生器,为获得相位匹配并利用晶体的最大非线性系数,泵浦光须为线偏光,这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及研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紧凑的宽光谱、可独立调谐双波长参量振荡器。该振荡器能够输出两个不同波长、且两波长可在大范围内独立调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紧凑的宽光谱、可独立调谐双波长参量振荡器,包括泵浦激光器、偏振分束器、反射镜、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耦合光学系统、第二耦合光学系统、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第三腔镜、第四腔镜、第一晶体、第二晶体;所述的四镜环形腔包括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第三腔镜、第四腔镜、第一晶体和第二晶体。
为测试方便,还能够包含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一分光镜置于第二腔镜后方,第二分光镜置于第四腔镜后方;
另外,为对泵浦激光器进行有效保护,还可包含单向隔离器,单向隔离器位于泵浦激光器与偏振分束器之间。
由泵浦激光器出射的非偏振激光经偏振分束器分为两路,偏振态平行于偏振分束器主轴的泵浦光成分透射经过偏振分束器,定义为下路,偏振态垂直于偏振分束器主轴的泵浦光成分,经偏振分束器时反射90°从而到达反射镜,再由反射镜反射90°后,形成与下路平行的泵浦光,定义为上路;此后,下路泵浦光依次经过第一控制器、第一耦合光学系统、第一腔镜、第一晶体、第二腔镜及第一分光镜,第一耦合光学系统的光轴与泵浦激光器的出光方向重合;而上路泵浦光经依次经过第二控制器、第二耦合光学系统、第三腔镜、第二晶体、第四腔镜及及第二分光镜;其中满足信号光振荡条件的四镜环形腔包括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第三腔镜、第四腔镜、第一晶体和第二晶体,第一晶体位于第一腔镜与第二腔镜之间,第二晶体位于第三腔镜与第四腔镜之间,且第一腔镜、第一晶体、第二腔镜、第三腔镜、第二晶体、第四腔镜之间的位置关系满足下述条件:可构成四镜环形光学谐振腔,满足信号光单谐振条件,即上路、下路由于参量作用形成的波长不同的信号光在腔内光路重合、形成稳定振荡。
其工作过程为:
由泵浦激光器出射的激光经偏振分束器分为两路,透射通过偏振分束器的光,偏振态与偏振分束器主轴平行,定义为下路,反射通过偏振分束器的光,偏振态与偏振分束器主轴垂直,再由反射镜反射后形成与上路平行的泵浦光,定义为上路;
其中,下路泵浦光传输方向与第一控制器、第一耦合光学系统、第一腔镜、第一晶体、第二腔镜依次排列在同一光路上;
下路泵浦光在第一晶体中与信号光发生参量作用,产生闲频光,所产生的闲频光透射过第二腔镜形成下路激光输出,而信号光在四境环形腔中,经第二腔镜、第三腔镜、第四腔镜、第一腔镜依次反射后,又回到第一晶体,依此循环往复形成稳定振荡;下路形成的信号光、闲频光波长由第一晶体特性及工作条件决定;
上路泵浦光传输方向与第二控制器、第二耦合光学系统、第三腔镜、第二晶体、第四腔镜依次排列在同一光路上;
上路泵浦光在第二晶体中与信号光发生参量作用,产生闲频光,所产生的闲频光透射过第四腔镜形成下路激光输出,而信号光在四境环形腔中,经第四腔镜、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第三腔镜依次反射后,又回到第二晶体,依此循环往复形成稳定振荡;上路形成的信号光、闲频光波长由第二晶体特性及工作条件决定;
当第一晶体与第二晶体特性或工作条件不同时,上、下路信号光和闲频光波长均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1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