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光源昆虫翼面三维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59995.4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0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魏榛;尹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25 | 分类号: | G01B11/25;G01M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昆虫 三维 扫描 力学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激光和白光双光源的昆虫翼面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昆虫翼面的刚度和飞行过程中所受的气动力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直接测量真实昆虫飞行中受到的气动力难度大,常见的做法是测量大比例昆虫运动模型受到的气动力,由相似性原理求得真实翼面所受到的力。昆虫翅膀属于大变形生物膜结构材料,不能使用传统的材料实验机测量其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扫描测量翼面三维形貌,又可以精确施加载荷进行力学测量的系统。
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光源昆虫翼面三维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由光学系统、运动系统、外力加载系统和支撑结构组成,其中:
光学系统包括线激光器、激光器支架、工业相机、相机支架、激光反射镜、反射镜底板、镜头和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相机和同轴光源及镜头相连,相机安装在相机支架上,激光器架在激光器支架之上,激光反射镜有两块,一块以30-60°的角度安装在激光器支架内部,另一块以30-60°的角度安装在反射镜底板上;
运动系统包括直线电机、旋转电机、直线电机座、旋转电机座、滑块、滑台、操作台底板、夹头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滑台固定在主底板上,盖板固顶在滑台上,滑块与操作台底板相固定并安装在滑台轨道上,直线电机通过直线电机座与操作台底板相连,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座与操作台底板相固定,夹头固定在旋转电机轴上;
外力加载系统包括力探针和探针座,其特征在于,探针固定于探针座上,探针做安装在操作台底板上并随操作台底板运动而运动;
支撑结构包括主底板和外壳,其特征在于,主底板和外壳通过螺丝和连接块相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双光源昆虫翼面三维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使用白光/激光双光源对翼面进行扫描。其中,白光选用同轴光源,激光选用波长为405±10mm的紫色线激光。
本发明所述的双光源昆虫翼面三维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激光器发出线激光,经激光反射板反射,以30-60°的角度投射在待测翼面上,在翼面表面呈现出一光条,该光条由另一块激光反射板以30-60°的角度反射到镜头和相机上并为之接收。
本发明所述的双光源昆虫翼面三维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利用白光/激光双光源双光源扫描翼面,利用力探针对翼面施加载荷,可以同时得到翼面的形状和刚度。
本发明的双光源三维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既可以扫描测量翼面三维形貌,又可以精确施加载荷进行力学测量。为实现扫描测量翼面三维形貌的功能,线激光器投射一个很窄的激光平面到待测翼面上,该激光平面与翼面表面相交,在物体表面上呈现出一条明亮的激光光条。光条受到被测物体表面深度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间断的影响,会有明显的变形或间断。光条的变形程度取决于物体表面形状(高度)和相机与激光投射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般来说,光条的变形与被测物体表面凹凸高度成比例,其中不连续反映了物体表面的物理间隙,扭曲反映了平面的变化。工业相机拍摄图像,摄取这些畸变条纹信息和特征点,通过图像处理得到需要的二维信息,根据光学三角法测量原理和摄像机的标定参数,就可计算出对应二维信息的三维形貌。为实现力学测量的功能,本系统首先扫描得到加载前翼面的三维形貌,之后,力探针精确地对翼面施加集中载荷,在经过扫描得到加载后翼面的三维形貌。由加载前后的翼面形貌对比,可得到翼面的变形情况。由集中载荷的大小和施加位置以及翼面变形,可以得到翼面的刚度分布。
本发明的双光源昆虫翼面三维扫描与力学测试系统,实现了线激光/白光双光源扫描,扫描速度快,可以精确地得到昆虫翼面三维形貌;可以完成精确的力学实验,并能测量昆虫翼面的刚度分布;本发明可以同时对试件进行形状扫描和力学实验,且精度高,易操控,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仿生飞行器的开发和大变形材料刚度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图,重点展示其光学系统。
其中:1,线激光器;2,激光器支架;3,反射板支架;4,镜头支架;5,镜头支架底板;6,镜头;7,相机底座;8,工业相机;9,相机支架;10,千分尺螺杆;11,同轴光源。
图2为本发明装配图,重点展示其运动系统。
其中:12,旋转电机;13,电机座;14,直线电机;15,力探针座;16,操作台底板;17,滑块;18,滑台基座;19,盖板;20,夹头;21,主底板;22,镜片压板;23,激光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