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均方误差门限的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9685.2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6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黎洪松;艾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33 | 分类号: | H04N19/33;H04N19/17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方误差 模式矢量 特征模式 图像块 质量可分级视频 矢量 门限 对视频图像 层间预测 门限比较 搜索匹配 压缩性能 帧间预测 帧内预测 重建图像 最佳模式 大模式 复杂度 基本层 可分级 增强层 质量层 分割 分块 索引 视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均方误差门限的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其利用模式矢量大小不同对于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对于不同质量层采用具有不同大小模式矢量的特征模式库进行编码,从而实现视频质量可分级。首先,对视频图像进行分块,对于基本层采用具有较大模式矢量的特征模式库进行编码;通过与均方误差门限比较,对于均方误差较大的图像块进一步分割,采用具有较小模式矢量的特征模式库对这些分割后的图像块进行编码形成增强层。本发明只需要对图像块进行搜索匹配最佳模式矢量,并对索引进行编码,摒弃了现有非常复杂的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和层间预测,大大降低了复杂度,提升了压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领域,具体一种基于均方误差门限的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智能终端和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各种视频应用的飞速增长。由于不同智能终端具有不同的分辨率和解码能力,不同网络的传输带宽也不相同。为了适应不同的视频应用需求需要采用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目前,较为成熟的可分级视频编码标准是H.264/SVC。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包括时间可分级、空间可分级和质量可分级。其中,质量可分级编码主要分为粗粒度质量可分级、中间粒度质量可分级和精细粒度质量可分级。粗粒度质量可分级的实现方式是在基本层使用较大的量化系数,在增强层使用较小的量化系数;中间粒度质量可分级则是在粗粒度质量可分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量化后系数的分片编码,从而实现更加精细的可分级编码;精细粒度质量可分级是采用位平面编码技术来实现最为精细的质量可分级。
但是上述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需要采用繁琐精细的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和层间预测算法才能实现,复杂度非常高。随着视频分辨率越来越高,视频编码的计算量将会越来越巨大,对处理速度提出了非常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存储视频所需要的空间也越来越巨大,上述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算法的压缩性能难以满足视频应用的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现有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算法复杂度高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均方误差门限的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均方误差门限的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本层特征模式库的生成;将所要编码的视频的每一帧图像都采用预定的基本层尺寸进行分块,将所得的基本层图像块作为基本层训练矢量集并采用自组织映射方法训练,得到基本层特征模式库;
步骤2、基本层编码的产生;对于所要编码的视频的每一帧图像的每一个基本层尺寸图像块,分别在基本层特征模式库中搜索匹配,从基本层特征模式库中找出均方误差最小的模式矢量,并将该模式矢量在基本层特征模式库中的索引序号作为该基本层尺寸图像块的基本层编码,同时在每一个索引前设置一个标志位标示该图像块是否需要进行增强层编码;将所要编码的视频的每一帧采用基本层编码进行编码。
上述方案中,步骤1具体为:
步骤1.1、将所要编码的视频分解为一帧一帧的图像,然后将所有图像分割为a×a的基本层尺寸图像块组成基本层训练矢量集X(n),n=1,2,…,L,其中L为X(n)中训练矢量个数;
步骤1.2、计算基本层训练矢量集X(n)中各训练矢量的均方差,将X(n)中各训练矢量根据其均方差的大小进行顺序排列;
步骤1.3、从重新排序后的基本层训练矢量集中随机或以固定间隔抽取一定数量的模式矢量形成基本层初始模式库;
步骤1.4、利用基本层训练矢量集X(n)训练基本层初始模式库,得到基本层特征模式库。
上述方案中,步骤2具体为:
步骤2.1,将分解后的视频图像分割为a×a的基本层尺寸图像块,在基本层,在基本层特征模式库中搜索匹配得到均方误差最小的模式矢量,并得到与该模式矢量对应的索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