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长期性腹痛腹泻的中药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59591.5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夏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放军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2;A61K3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长期性 腹痛 腹泻 药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长期性腹痛腹泻的中药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排出粪便的量约200~400g。也有少数人每天虽排便2~3次,但粪便性状正常,则不能称为腹泻。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而后者一般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者。
慢性腹泻相对于急性腹泻,不仅患病时间长,而且治疗效果差。中医上又将慢性腹泻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滞胃肠、肝脾不和、脾虚泄泻、肾虚泄泻、水饮留肠和瘀阻肠络几种类型,其中寒湿泄泻的证候如下: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疼,苔薄白,脉浮。脾虚泄泻的证候如下: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上述两种慢性腹泻采用西医的杀菌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健脾益气。中医治疗具有疗效明显、标本兼治、不易复发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效果显著、成本低的优点,能够有效治疗长期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的治疗长期性腹痛腹泻的中药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长期性腹痛腹泻的中药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材料制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料:山楂20-30份、芡实19-25份、茯苓15-22份、石榴皮21-29份、陈皮16-24份、匾蓄18-23份、瞿麦22-27份、车前子17-21份、煅龙骨13-18份、扁豆10-15份、乌豆根13-20份、广木香9-15份、无花果8-13份、白头翁11-16份、泽泻23-29份、山药26-35份、葛根16-22份和桔梗15-19份。
进一步的,所述治疗长期性腹痛腹泻的中药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料:山楂20份、芡实19份、茯苓15份、石榴皮21份、陈皮16份、匾蓄18份、瞿麦22份、车前子17份、煅龙骨13份、扁豆10份、乌豆根13份、广木香9份、无花果8份、白头翁11份、泽泻23份、山药26份、葛根16份和桔梗15份。
进一步的,所述治疗长期性腹痛腹泻的中药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料:山楂25份、芡实22份、茯苓18份、石榴皮25份、陈皮20份、匾蓄21份、瞿麦25份、车前子19份、煅龙骨15份、扁豆13份、乌豆根17份、广木香12份、无花果10份、白头翁14份、泽泻26份、山药30份、葛根19份和桔梗17份。
进一步的,所述治疗长期性腹痛腹泻的中药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料:山楂30份、芡实25份、茯苓22份、石榴皮29份、陈皮24份、匾蓄23份、瞿麦27份、车前子21份、煅龙骨18份、扁豆15份、乌豆根20份、广木香15份、无花果13份、白头翁16份、泽泻29份、山药35份、葛根22份和桔梗19份。
一种治疗长期性腹痛腹泻的中药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匾蓄18-23份、瞿麦22-27份、车前子17-21份、煅龙骨13-18份、白头翁11-16份、泽泻23-29份、山药26-35份、葛根16-22份和桔梗15-19份浸水,然后清洗干净,并将水分沥干,置于通风处将上述材料的水分晾干20%-40%,备用;
2)取山楂20-30份、芡实19-25份、茯苓15-22份、石榴皮21-29份、陈皮16-24份、扁豆13份、乌豆根17份、广木香12份、无花果10份清洗干净,将材料中根部、缝隙中的砂石清理干净,并将大块的中药材切成片状,备用;
3)将步骤1)中的匾蓄、瞿麦、车前子、煅龙骨、白头翁、山药、葛根和桔梗煸炒5分钟,使药材变得酥脆,将泽泻用盐润化,然后置于通风处晾干,备用;
4)将步骤2)中的中药材放入药煲内,按中药材总量与水的比例1:2进行加水,并静置浸泡30分钟,备用;
5)将步骤4)中浸泡好的中药材放在炉子上,并通过武火进行快煎30分钟,使得药材中的成分被煮开,备用;
6)将步骤3)中制好的药材添加到步骤5)中武火煎好的药汤内,然后通过按步骤3)添加的中药材总量以1:1比例添加水,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放军,未经夏放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液
- 下一篇:含有茯苓的治疗产后缺乳的通乳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