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3G智能电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9491.2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符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G05B19/41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吴彦峰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3g 智能 电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3G智能电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加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作为其重要的基础设备——智能电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功能也越来越完善,才能满足不断攀升的电力需求。而目前的智能电表,尽管已突破了传统电表的电能计量功能,甚至部分电表还实现了电力公司与电力用户间数据交互,但仍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和实际困境:①数据时效性差;利用微处理器自身的时钟或外部的实时时钟作为整个电表的实时时钟,由于各时钟的初始化无法统一在同一时刻进行,因此各个电表的时钟无法确保高度的精确,从而导致传输数据的时效性差;②数据传输率低;各电表分散在不同的位置,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大多采用GPRS方式,其实际波特率最高为20Kb/s,难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③相互监管性差;目前市面上最通用的IC卡智能电表,也只是简单地解决了上门抄表和收费难等问题,仍根本无法做到电力公司、电表、电力用户三者间的数据交互,更不用说电力公司、用户间的相互监管。因此坚强智能电网迫切需要功能更完善的、精度更高的智能电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利用GPS的实时时钟,有效保证了整个系统数据的高时效性。而3G传输速率可达144Kb/s-2MKb/s,有效解决了数据传输率低的问题。同时采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技术,结合数据库,设计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3G智能电表系统,有效实现电力公司、电表、用户三者间高效的数据交互,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同时促进电力用户选择最适宜的用电方式以节约用电与错峰避峰用电,进而推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3G智能电表系统,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最通用的IC卡智能电表只是简单地解决了上门抄表和收费难等问题,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根本无法做到电力公司、电表、用户三者间的数据交互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三相电能计量芯片,三相电能计量芯片通过电流互感器感知输入电流,三相电能计量芯片通过电压互感器感知输入电压,三相电能计量芯片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分别连接SD卡存储、GPS定位模块、断电操作模块、3G无线模块、LCD显示模块和WIFI模块;3G无线模块通过3G短信收发方式联系电力用户,WIFI模块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电力用户,3G无线模块还通过3G短信收发方式连接电力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3G智能电表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工作方法如下:
①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实时感知、监测、预警与电能计费;②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③数据自动存储、事件记录;④把前面①~③的数据信息通过3G短信实时可靠传输给电力管理中心;⑤接收电力用户或电力管理中心发来的相关指令,并执行智能处理,智能电表将所感知的电能参数与额度电能参数进行比对,判断其是否超标,如果超标,则产生预警信号并执行断电操作,保护用户的用电安全,并发3G短信告知用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电力公司、电表、电力用户三者间的远程数据交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3G智能电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智能电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ATT7022E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SIM5281A模块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SZ12-01模块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6是嵌入式微处理器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中,1.三相电能计量芯片,2.电流互感器,3.电压互感器,4.嵌入式微处理器,5.SD卡存储,6.GPS定位模块,7.断电操作模块,8.3G无线模块,9.LCD显示模块,10.WIFI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智能电表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三相电能计量芯片1,三相电能计量芯片1通过电流互感器2感知输入电流,三相电能计量芯片1通过电压互感器3感知输入电压,三相电能计量芯片1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4,嵌入式微处理器4分别连接SD卡存储5、GPS定位模块6、断电操作模块7、3G无线模块8、LCD显示模块9和WIFI模块10;3G无线模块8通过3G短信收发方式联系电力用户,WIFI模块10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电力用户,3G无线模块8还通过3G短信收发方式连接电力管理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