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59201.4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夏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放军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06;A61K35/618;A61K35/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哮喘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疾病大多是由于呼吸系统病变,或者吸入了外界有害物质、气体、包括微生物、粉尘及解除了过敏源等。也有身体内部其它器官的疾病通过了淋巴、血液传播到肺部等诱发哮喘及其他疾病。哮喘是属常见多发病,直接危害着人体健康,现有哮喘的治疗多采用中西结合方式,其药物多采用氨茶碱、麻黄素、苯海拉明和抗菌素,虽能暂时控制病情,但易复发,且有较大副作用;常用的中成药清肺胶囊、川贝片等,其疗效缓慢,疗程长,实际治疗效果不十分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治疗效果显著和副作用小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组成:白前、沉香、冬凌草、鹿茸、三七参、防风、射干、大黄、侧柏叶、山茱萸、甘薯叶、乌药、海螵蛸、山豆根和天文草;所述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白前20-22份、沉香20-24份、冬凌草18-22份、鹿茸22-24份、三七参18-20份、防风16-18份、射干12-18份、大黄20-22份、侧柏叶16-20份、山茱萸16-24份、甘薯叶20-24份、乌药16-18份、海螵蛸12-18份、山豆根12-20份和天文草16-22份。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白前20份、沉香24份、冬凌草22份、鹿茸24份、三七参20份、防风18份、射干18份、大黄22份、侧柏叶20份、山茱萸24份、甘薯叶24份、乌药18份、海螵蛸18份、山豆根20份和天文草22份。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白前21份、沉香22份、冬凌草20份、鹿茸23份、三七参19份、防风17份、射干15份、大黄21份、侧柏叶18份、山茱萸20份、甘薯叶22份、乌药17份、海螵蛸15份、山豆根16份和天文草19份。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白前22份、沉香20份、冬凌草18份、鹿茸22份、三七参18份、防风16份、射干12份、大黄20份、侧柏叶16份、山茱萸16份、甘薯叶20份、乌药16份、海螵蛸12份、山豆根12份和天文草16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白前20-22份、沉香20-24份和冬凌草18-22份放入一具有孔筛的容器中,以100℃的水蒸气蒸煮1-2小时;
2)将上述蒸煮后的材料送入100-120℃的干燥机中,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10%;
3)将上述干燥后的材料送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粒径为220-320nm的颗粒,备用;
4)取鹿茸22-24份、三七参18-20份、防风16-18份和射干12-18份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
5)将步骤4)中浸泡后的材料放入沸水锅中烫漂5-10min,再送入80℃的烘房中进行烘干;
6)将步骤5)中已烘干的材料送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粒径为200-300nm的颗粒,备用;
7)取大黄20-22份、侧柏叶16-20份、山茱萸16-24份和甘薯叶20-24,用清水洗干净,晾干,送入80-90℃的加热器,持续20-30min;
8)将步骤7)中加热后的材料送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末,备用;
9)取乌药16-18份、海螵蛸12-18份、山豆根12-20份和天文草16-22份,送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粒径为300-500nm的颗粒,备用;
10)将步骤3)、步骤6)、步骤8)和步骤9)中的材料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治疗哮喘的中药。
以下是本发明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的各中药原料药效:
白前:降气化痰、止咳。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冬凌草:活血止痛、抑菌。
鹿茸:强壮身体、抵抗衰老。
三七参: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射干: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
大黄:清湿热、泻火、凉血。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山茱萸:补益肝肾。
甘薯叶: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海螵蛸: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放军,未经夏放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